-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棒材轧机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公司)型钢厂棒材生产线加热、轧制等工艺制度,以及主要附属设备的操作或使用规程。
工艺流程
工艺简况
本生产线采用三段连续推钢式加热炉、端进侧出,计算机模糊控制技术控制钢坯的加热温度,坯料采用150×150×8000mm连铸钢坯,主要生产的钢种有普通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钢、锚链钢、标准件钢和合金结构钢等;全轧线共有18架轧机,分为粗轧、中轧、精轧机组。分别由6架平-立交替布置的短应力线轧机组成(其中:第16、第18架为平-立可转换轧机),各架均由直流电动机单独传动。整个轧线采用全连续无扭轧制,粗、中轧机组采用微张力轧制,在中轧机组与精轧机组之间、精轧机组各架轧机之间均设置立活套,实行无张力控制轧制,从而生产出高精度的产品,终轧速度最快为16m/s。在中轧机组及精轧机组前各设一台启停式飞剪对轧件进行切头、切尾及事故碎断。冷床形式为步进齿条式冷床,冷却后的钢材经冷剪剪成定尺,然后检验后打捆包装入库。
本生产线的产品规格为φ16~45mm圆钢及φ12~40mm带肋钢筋。
2.2 生产工艺制度
2.2.1 加热制度
执行加热工艺规程
轧制道次
φ12RB φ14RB φ16RD、RB φ18RD 18道次
φ18 RB φ20RD、RB φ22RD、RB φ25 RB 16道次
φ25RD φ28RD、RB φ30RD 14道次
φ32RD、RB φ35RD φ36RD、RB φ38RD φ40RD 12道次
φ40RB φ45RD 10道次
(其中RD为圆钢、RB为螺纹钢)
2.3 生产工艺流程(见图)
3 加热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3.1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3.1.1加热炉技术参数:
有效尺寸:18096×8400mm
形式:三段连续端进侧出推钢式加热炉
进料排数: 1排
使用燃料:焦炉煤气(热值:3800×4.18KJ/Nm3)
加热钢料材质:普碳钢、低合金钢
炉底钢压强度:553Kg/h·m2
额定能力: 80t/h(90t/h,MAX)
燃料额定消耗量:6315m3/h
空气额定消耗量:30370m3/h
冷却水额定耗量:10t/h
炉子设计等级(可比单耗):1.254×106KJ/t
均热段平焰烧嘴:24个;上加热段平焰烧嘴:24个;下加热段调焰烧嘴:10个。
3.1.2液压推钢机技术参数:
推力:P=160t
行程:工作行程1000mm;最大行程1600mm
3.1.3空气预热器(加热炉尾烟道)技术参数:
形式:斜管插入件式
空气进口温度:常温
空气出口温度:250~450℃
烟气进口温度:≈750℃
烟气出口温度:≤450℃
空气预热量:30370m3/h
入预热器的烟气量:34790m3/h
3.1.4炉门起闭机构(出料端):
3.1.5减速机及传动机械:加热炉前左右
3.1.6离心式通风机(2台,加热炉左风机房):
型号:9—19.NO.14D
嘈声不大于85分贝
全压:11460-9878Pa
电机:功率:200KW
3.1.7汽化冷却系统:
汽包(加热炉右侧):安全阀开启压力:0.86Mpa
蒸汽产量:0-10t/h(平均:5t/h)
给水压力:1Mpa
给水(软水)量:0—10t/h
下降管:2根
上升管:5根 ;
横水管:4根 ;
纵水管:5根
3.1.8汽化冷却操作站:
双缸往复式蒸汽泵两台(加热炉控制室楼下):型号:QB—5
供水量:10m3/h
离心式清水泵(电动泵)二台 :型号:JGGC12.5—160。
3.2加热坯料验收:
3.2.1坯料尺寸及其允许偏差:坯料通常长度、定尺、短尺长度按技质处有关规定执行,当按定尺供货时,七厂连铸坯长度允许偏差0—80mm,截面边长允许偏差±5mm。对角线之差≤7mm
3.2.2 短尺坯料长度≥7600mm。
3.2.3坯料端面切斜不大于12mm。
3.2.4连铸坯的弯曲度每米不得大于20mm,总弯曲度不得大于总长度的2%。
3.2.5坯料的表面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接痕、翻皮、结疤、夹杂。
3.2.6普通质量非合金钢和低合金钢不得有深度或高度大于2mm的裂纹,优质非合金钢,特殊质量非合金钢和合金钢不得有深度大于1mm的裂纹。
3.2.6 普通质量非合金钢和低合金钢不得有深度或高度大于3mm的划痕、压痕、擦伤、气孔、冷溅、凸块和凹坑。
3.2.7优质非合金钢,特殊质量非合金钢和合金钢不得有深度或高度大于2mm的划痕、压痕、皱纹、冷溅、凸块、凹坑、横向振痕。
3.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