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02-肌电原理与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1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2-肌电原理与应用

4. 5 肌肉不同形式收缩时的肌电变化 Komi让受试者以4.5cm/秒的速度作匀速的屈肘运动。肌肉的收缩形式分别为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肱桡肌在工作中的IEMG都随着肌张力的加大而增高,并存在线性关系。但是从图中可以看出,向心收缩的曲线斜率大于离心收缩。也就是说在输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离心收缩的肌电幅值小于向心收缩。很有可能离心收缩所动员的运动单位少于向心收缩。 4. 5 肌肉不同形式收缩时的肌电变化 4. 5 肌肉不同形式收缩时的肌电变化 4. 5 肌肉不同形式收缩时的肌电变化 4. 5 肌肉不同形式收缩时的肌电变化 4. 5 肌肉不同形式收缩时的肌电变化 4. 6 肌肉局部缺血和温度改变对肌电的影响 4.6.1 局部缺血 Roberto Merletti等(1984)研究了10名男子和10名女子第一背侧骨间肌以20%和80%MVC等长收缩时,在局部缺血的情况下肌电变化。结果显示,在缺血情况下,MPF明显降低,当血流恢复后,MPF也很快恢复。肌肉收缩次数和强度加大时,这种变化更显著。见图52。 4. 6 肌肉局部缺血和温度改变对肌电的影响 4. 6 肌肉局部缺血和温度改变对肌电的影响 4.6.2 局部降温 将冰袋放置于被测肌肉(第一背侧骨间肌)的皮肤上10分钟后,让受试者分别以20%和80%MVC的强度进行等长收缩时,发现MPF持续下降。当除去冰袋时,MPF得到恢复。另外,MPF的下降同肌肉的收缩强度呈正比,同肌肉的温度呈反比。即,肌肉温度相同情况下,负荷强度越大,MPF下降越明显;在肌肉负荷相同的情况下,肌肉温度越低MPF下降越明显。 4. 6 肌肉局部缺血和温度改变对肌电的影响 4. 6 肌肉局部缺血和温度改变对肌电的影响 作业: 1.简述肌电图在体育中的应用。 4.2 肌电变化与肌肉疲劳的关系 4.2. 2 肌肉工作过程中肌电的频谱变化 Petrofsky(1980,1982)研究了抓握肌、肱二头肌、拇内收肌疲劳前后的肌电变化。发现,不管是新参加工作的肌肉,还是已从事过长时间的工作并已经疲劳的肌肉,无论工作时间间隔多长,也无论以那种力量负荷工作,一旦疲劳使工作停止时,中心频率都达到一个相同的数值。见图34。 4.2 肌电变化与肌肉疲劳的关系 4.2. 2 肌肉工作过程中肌电的频谱变化 4.2 肌电变化与肌肉疲劳的关系 4.2. 2 肌肉工作过程中肌电的频谱变化 肌肉疲劳时肌电信号的平均功率频率和中心频率降低的机制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假说:   ①、运动单位的募集假说  此假说认为快肌运动单位容易疲劳,而慢肌运动单位不容易发生疲劳。快肌运动单位疲劳后肌肉的工作能力下降,此时要继续进行工作,就要募集更多的没有疲劳的慢肌运动单位参加工作。由于慢肌运动单位的频率特性较快肌低,因此造成疲劳后肌电信号平均功率频率中心频率降低。 4.2 肌电变化与肌肉疲劳的关系 4.2. 2 肌肉工作过程中肌电的频谱变化 ②、运动单位同步活动假说  此假说认为当肌肉工作至疲劳时运动单位的同步活动加强,由于运动单位的同步放电,造成平均功率频率中心频率降低。 4.2 肌电变化与肌肉疲劳的关系 4.2. 2 肌肉工作过程中肌电的频谱变化 ③ 运动单位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减慢假说  此假说认为肌肉收缩时血流受阻,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如乳酸等,会堆积在肌肉内,导致运动单位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减慢,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的减慢就会使肌电信号的频率特性减低。 4.2 肌电变化与肌肉疲劳的关系 4.2. 2 肌肉工作过程中肌电的频谱变化 ④ 肌内压增大假说 此假说认为肌肉疲劳时肌电信号的平均功率频率是由于等长收缩时肌肉内压增高所致。肌肉内压增高,使血流受阻,导致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减慢。 4. 3肌力与肌电的关系   当肌肉以不同的负荷进行收缩时,其肌电信号的积分值(IEMG)同肌力成正比关系,即肌肉产生的张力越大IEMG越大。见图35 。 4. 3肌力与肌电的关系 4. 3肌力与肌电的关系 4. 3肌力与肌电的关系 Komi让受试者以4.5cm/秒的速度作匀速的屈肘运动。肌肉的收缩形式分别为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不论是疲劳前还是疲劳后,肱桡肌在工作中的IEMG都随着肌张力的加大而增高。并存在线性关系。见图36。 4. 3肌力与肌电的关系 De Vries(1968)研究了3名屈肘力量不同受试者等长收缩时肌肉张力和均方根振幅(RMS)之间的关系,发现肌肉张力同RMS之间存在函数关系。

文档评论(0)

5611907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