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甘宁青三省区考古成果的一次回顾.docVIP

对甘宁青三省区考古成果的一次回顾.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甘宁青三省区考古成果的一次回顾   [摘要] 《甘宁青考古八讲》对甘宁青地区自旧石器时代至明代的主要考古遗存及简牍的发现与研究状况进行了整理分析。该书既侧重于地域特色,又关注最新研究成果,是对甘宁青三省区考古成果的一次回顾。   [关键词] 考古学;甘肃;宁夏;青海;西北史   [中图分类号]K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2-0059-02         在中国区域史研究中,西北史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进一步推动西北史研究的发展,由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学术中坚及合作单位兼职教授担纲的甘肃省历史学重点学科资助项目――《西北史研究丛书》于2008年1月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作为该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甘宁青考古八讲》由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李怀顺副教授、文史学院黄兆宏副教授执笔撰写。   甘肃、宁夏、青海三省区地理上接壤,拥有相同或相近的生活环境及历史文化背景。自旧石器时代起,中华民族的先民们便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繁衍,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遗留下丰富的考古学遗存。   《甘宁青考古八讲》共22万余字。第一、二讲主要介绍史前时期甘宁青地区的主要古人类地点、遗址及考古学文化。第三讲主要介绍甘肃东部、宁夏的商周文化系统主要墓葬及存在于甘肃中西部、青海、宁夏的非商周文化系统的七个考古学文化。第四至七讲依次对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时期甘宁青地区的考古遗存进行介绍。第八讲介绍甘青两省发现的简牍。现依各讲内容对该书加以略述。   第一讲“旧石器时代遗存”,按早、中、晚三期对泾川、镇原、庆阳、环县、肃北、庄浪等县发现石器及动物化石的13处地点,“平凉人”、“武山人”晚期智人化石的研究情况及发现古人类活动遗迹的东乡王家遗址、海西小柴达木湖遗址、贵南拉乙亥遗址进行介绍。尤其是对出土文物较丰富、学界研究较深入的灵武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文化系统归属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   第二讲“新石器时代遗存”,分早期遗存、仰韶文化遗存、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四节进行介绍。早期遗存主要包括秦安大地湾一期遗存、天水西山坪遗址及天水师赵村一期文化。仰韶文化遗存主要介绍天水师赵村仰韶文化遗存、秦安王家阴洼遗址、民和阳洼坡遗址及民和胡李家遗址。尤其是对持续时间长、出土文物丰富的秦安大地湾遗址仰韶文化遗存进行了详细论述,对学界关于大地湾地画、F901房址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概括。马家窑文化一节在对分属于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类型的12处主要遗址进行了概述,并对研究马家窑文化的重要意义、马家窑文化的社会形态及族属进行了介绍。齐家文化一节,对十处主要遗址进行了介绍,并从文化特征、类型、分期、经济形态、墓葬和宗教习俗、社会形态、文化渊源等几个方面纵向展开,对齐家文化的整体面貌进行勾勒。   第三讲“商周遗存”主要介绍了甘肃东部、宁夏商周文化系统的主要墓葬及存在于甘肃中西部、青海、宁夏的非商周文化系统的七个考古学文化。在商周文化系统部分主要介绍位于庆阳县的两处商墓,位于灵台、泾川、崇信、合水、正宁、宁县、庆阳、固原等县的13处西周墓,位于灵台县的景家庄春秋墓地,位于平凉县的庙庄战国墓地及位于崇信县的刘家沟秦国墓地。并着重对位于礼县的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圆顶山秦国墓地进行了介绍。在非商周文化系统部分,分别对分布于甘肃永靖、临洮、东乡及青海民和、隆化五县的辛店文化,分布于甘肃中东部的寺洼文化,分布于甘肃永登、古浪、武威、天祝、永昌、张掖、民勤等地的沙井文化,分布于青海东部黄河及湟水流域的卡约文化,分布于河西走廊的四坝文化,分布于青海柴达木盆地附近的诺木洪文化,分布于宁夏固原及甘肃庆阳地区的杨郎文化的主要遗址、文化特征、经济状况、埋葬习俗、文化渊源等问题进行了介绍。   第四讲“秦汉遗存”,对发现于酒泉、武威、永昌、兰州、庆阳、银川、盐池、吴忠、西吉、固原、平安等地的14处汉墓,发现于天水、武山的两处战国秦汉墓,发现于天水、秦安的两处秦汉墓,发现于同心县的匈奴墓,发现于大通县的汉晋墓及学界对其年代尚存争议的武威雷台墓进行了介绍。着重对“雷台墓墓主身份”、“铜奔马”、“天水放马滩地图”等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还对额济纳河流域的居延、敦煌甜水井、敦煌悬泉置三处汉代遗址进行了专门介绍。   第五讲“三国两晋南北朝遗存”,对发现于嘉峪关、酒泉、敦煌、武威及高台骆驼城的魏晋十六国墓葬,发现于青海省互助县的魏晋墓,发现于宁夏固原、彭阳的两处北魏墓及发现于固原的北周李贤夫妇墓进行了介绍。   第六讲“隋唐遗存”,对发现于平凉、秦安、敦煌、青铜峡、盐池的五处唐墓,发现于天水、固原的两处隋唐墓,发现于武威及青海乌兰县的两处唐代吐谷浑墓地进行了介绍。并着重对出土于泾川县的舍利石函,出土于灵台县的舍利石棺,发现于天水的永安寺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