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半岛 千万年水火孕育出的奇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雷州半岛 千万年水火孕育出的奇迹   雷州半岛处在华夏大陆的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南北长130公里,总面积约5600平方公里。   这是一块水火浇铸的土地。无比伟大的地壳运动和火山喷发,让这片本来不存在的陆地从海中崛起,成为一片火红热土。雷州半岛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区,散布半岛各处的76座死火山,虽早已冷却,但依旧昭示着千万年前的峥嵘激荡。   火山运动给雷州半岛留下了无尽的福祉,被火山灰滋润的肥田沃土、在火山台地边缘形成的优良港湾,都是雷州半岛得天独厚的地方。      大约6000万年前,在今天我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地区,发生了一场猛烈的火山喷发。暴烈的火山岩浆突破地壳封锁,冲出地面。顿时,烈焰飞天、烟云蔽日,倾盆暴雨伴随着雷电交加。滚滚熔岩从底层深处涌出,恣意流淌,所到之处摧枯拉朽。   当熔岩特别粘稠,堵塞了喷发孔道后,熔岩便在地下越聚越多,产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最终一场爆炸不可避免――大地颤动,方圆数十平方公里的海水被纷落的熔岩、火山石灼烧得沸腾,隆隆的爆炸声此起彼伏……作为现代人,我们实在难以想象那是怎样一幅世界末日般的场景。   这场火山喷发断断续续,一直延续了数千万年,其间究竟上演了多少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故事,早就难以考证。然而,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千万年的水火交融成就了雷州半岛今天的样貌――到目前为止,雷州半岛共发现死火山76座,单是火山岩分布面积就占整个半岛总面积的40%,规模在我国9个火山区中首屈一指。   在地质学家口中有句名言:中国火山,北有五大连池,南有雷州火山。五大连池位于黑龙江省北部,也是我国最著名的火山区之一,它曾在清朝康熙年间有过一次喷发,据《宁古塔记略》描述,当时的喷发:“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百里,其飞出者皆黑石硫磺之类,热气逼人三十余里”。然而就规模而言,五大连池要小得多,它的火山面积还不及雷州半岛的三分之一,由此我们可以推想,当年雷州半岛火山群的喷发是何等摧天坼地了。   2004年冬,中国科学院火山学专家到雷州半岛进行火山地质考察时,也曾惊叹雷州半岛的火山奇观:这里各式各样的火山类型齐全,从盾状火山到层状火山,从海蚀崖到火山岛一应俱全;火山活动的强度大,不仅有火山的喷溢、喷发,更有强烈的火山大爆炸,炸出的大坑已凹陷成一个个庞大的湖群。据测定,今天的雷州半岛火山的余热早已散失,曾经烟焰蔽日的火山口温度仍在逐年下降,无比的暴戾已被岁月消磨殆尽,融入雷州半岛的沧海桑田。   如今,雷州半岛上的祥和与安宁,早就让人们忘掉了“火山”――这个有些恐怖的字眼,但随处可见的火山玄武岩,以及玄武岩质的石屋、石墙和工具,无不在告诉我们,这里曾是火山区。而最为重要的是,自古雷州半岛农业发达,也是拜火山的所赐――火山灰是天然的肥料,落过火山灰的地方土壤中就蕴含着丰富的矿物质,对促进果树、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特别是在火山口密集的半岛南部地区,果树种类异常丰富,是我国龙眼、菠萝蜜、番石榴、杨桃、木瓜的最佳生长地,而两个著名的火山盆地――田洋和青桐洋,更是雷州半岛的“粮仓”。         火山还赋予了雷州半岛另一种得天独厚,那就是散布在半岛海岸边,难以计数的优良港口。   雷州半岛是古火山台地地貌,火山台地的特点是海拔低、平缓、泥土松散。这种松散的土质经千万年风雨洪水冲刷,低洼处便会水土流失,形成一条条又深又大的沟壑,沟壑底部与海岸线在同一水平上。这样,大量的海水向内陆涌入,形成了一条条咸淡水相融、有着潮汐特点、河海不分的水系。水系上游的淡水可用于灌溉和日常用水,而下游就是直通大海的港湾。这种港湾不但又深又宽,而且避风防洪效果极好,是建设港口的风水宝地。   打开上世纪50年代的雷州半岛地形图,我们不难看出,半岛上这样的海湾海沟不计其数。其中东海岸主要有石门河、通明河、南渡河三条大海河,这3条河均有几十上百公里长,河面最宽超过千米。聪明的古人早已看到这一“靠海吃海”的优势,在河海间辟建港埠,做起海运营生。早在秦汉时期,雷州半岛上的雷州港、徐闻港就成为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   历史上,雷州半岛出产的红糖、瓷器、珍珠,以及中原地区的丝绸,通过大小海港,源源不断地输往东南亚、非洲地区。密集的港口,造就了当地繁荣,也形成了星罗棋布的港口城市,如今天半岛最南端的徐闻三墩汉港,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是雷州半岛典型的“港城”,光是港口就有10公里长,城市面积达十几平方公里。   公元1097年,大文豪苏东坡被贬海南,途经雷州半岛,在徐闻港转船南下。旅途的艰辛让苏东坡疲累不堪,而迷茫的前景更令他满心忧惧。还未到广东境内他便病倒,不能再乘车前行。雷州当地官员闻讯,派来快船将苏东坡接到徐闻港,徐闻的繁荣让苏东坡喜出望外,他不曾想到,岭南偏僻之地,还有如此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