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传热1PPT
第三章 传热;了解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基本概念;
掌握导热、对流换热的基本规律及计算方法;
熟悉各种热交换设备的结构和特点;
掌握定态综合传热过程的计算;
了解强化传热和热绝缘的措施。;一、传热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二、传热的基本方式; 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仅借分子、原子和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称为热传导。;三、 换热器类型;③ 间壁式 —— 热流体通过间壁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化工、食品生产中应用极为广泛,主要有:
夹套式热交换器; 蛇型式热交换器; 套管式热交换器; 列管式热交换器; 板式热交换器。;四、 传热过程中基本问题与传热机理 ;⑵ 传热速率
传热速率Q (热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传热面的热量称为传热速率,以Q表示,其单位W—(J/s)。
热通量q: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传热面的热量,W/m2。q=Q/A
实践证明,传热速率的数值与热流体和冷流体之间的温度差△tm及传热面积A成正比,即:
Q=KA△tm (1-1) A=nπd L (1-2)
式 中:
Q──传热速率,W;A──传热面积,m2 ;△tm──温度差,℃;K── 传热系数,它表明了传热设备性能的好坏,受换热器的结构性能、流体流动情况、流体的物牲等因素的影响,W/m2· ℃ ;
n ──管数; d ──管径,m; L ──管长,m。;将式(1-1)变换成下列形式:
式中:△tm──传热过程的推动力, ℃ 1/K ──传热总阻力(热阻),m2 · ℃/W
两点说明:
单位传热面积的传热速率(热通量)正比于推动力,反比于热阻。因此,提高换热器的传热速率的途径是提高传热推动力和降低热阻。
从式(1-1)可知,如果己知传热量Q,则可在确定K及△tm的基础上算传热面积A,进而确定换热器的各部分尺寸,完成换热器的结构设计。;; 一维温度场:若温度场中温度只沿着一个坐标方向变化。
一维温度场的温度分布表达式为:
t = f (x,τ);温度梯度:;;;λ表征物质导热能力的大小,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之一,其值与物质的组成,结构、密度、温度及压强有关。由实验测得。
一般金属(固体)的导热系数非金属(固体)液体气体
多数固体λ与温度的关系
λ=λ0(1+a)t 单位:W/(m ?K)
λ0 --0℃下的热导率
a为温度系数。
对大多数金属材料,其a值为负值;对非金属材料则为正值。;对于金属 t ↑ λ↓(通过自由电子的运动)对于非金属 t ↑ λ↑ (通过靠晶格结构的振动) 对于液体 t ↑ λ↓ (通过靠晶格结构的振动) 对于气体 t ↑ λ↑ (通过分子不规则热运动)
λ随压力变化不大。只有当系统的压力P, 3kpa ≥ P或P≥200Mpa,随压力的降低,导热系数λ也降低,当达到真空,λ约为0,保 温 瓶 的 夹 层 抽 真 空 就 是 此 道 理。;; 式中Δt=t1-t2为导热的推动力(driving force),而R=b/λA则为导热的热阻(thermal resistance)。 ;将上式推而广之,则传递过程的普遍关系式为:?过程传递速率=过程的推动力/过程的阻力。 (对传热,传质,动量传递“三传”均适用);如图所示:以三层平壁为例;第一层 ;;思考:
厚度相同的三层平壁传热,温度分布如图所示;试分析哪一层热阻最大,并说明各层?的大小。;例:某冷库外壁内、外层砖壁厚均为12cm,中间夹层厚10cm,填以绝缘材料。砖墙的热导率为0.70w/m·k,绝缘材料的热导率为0.04w/m·k,墙外表面温度为10℃ ,内表面为-5℃ ,试计算进入冷库的热通量及绝缘材料与砖墙的两接触面上的温度。;;将上式分离变量积分并整理得 ;讨论:;(3)平壁:各处的Q和q均相等;
圆筒壁:不同半径r处Q相等,但q却不等;; 多层圆筒壁的热传导计算,可参照多层平壁。 对于第一、二、三层圆筒壁有;根据各层温度差之和等于总温度差的原则,整理上三式可得 ;例 在一?60×3.5mm的钢管外层包有两层绝热材料,里层为40mm的氧化镁粉,平均导热系数λ=0.07W/m·℃,外层为20mm的石棉层,其平均导热系数λ=0.15W/m·℃。现用热电偶测得管内壁温度为500℃,最外层表面温度为80℃,管壁的导热系数λ=45W/m·℃。试求每米管长的热损失及两层保温层界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新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整册课件.pptx
- 2025年春季教导处工作计划.doc VIP
-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成功案例分析.pptx
- 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
-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CNAS21─2024解读:胰岛素皮下注射.pptx VIP
- 最新全国各地中考语文满分作文.doc
- 【2025春】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docx
-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整本书阅读(名著阅读12部)》教材知识梳理.docx VIP
- 最终印刷版:全国杜仲产业发展规划(2016年-2030年).pdf VIP
- 卫生事业管理学讲义.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