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PPT.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PPT

河北范庄龙牌会 市商贸易的方式:  (1)农商兼营,从业者称摊贩。经营方式是把货物摆在道边、路口或集市地面上,也有推车、挑担或设架放货的。其中有些是以物易物的、与赢利无关的互惠行为。 (2)行商经营,即由卖主向买主主动汇合的商业经营方式,也就是从产地进货,到需地销售。靠行商运销,甚至长途贩运赢利。历史上的徽商、晋商都很有名气,晋商以“船帮”、“车帮”等长途贩运方式,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以至日本、俄国等。(3)坐商经营,即以定点店铺经营,是一种买主向卖主主动汇合的经营方式。从前的坐商经营都有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相对稳定的劳资关系,形成了一些钱庄、银号、商行等规模教大的贸易集团。 市商的经营之道: (1)市声; (2)商幌; (3)牌匾、字号。 (4)商业习俗:敬财神、经销、广告 2、手工业及行业组织 (1)手工行业传说 黄帝:指南车和乐器 伏羲:渔网 鲁班传说:木匠用的锯子,传说是鲁班发明的。原来没有锯,木工都是用斧子砍木头。有一次,鲁班在山上做工,忽然手上被什么东西划了个口子,鲜血直流。他一找,原来是一棵丝茅草,丝茅草上长着许多硬而尖的小齿,人的皮肉被它一划就破了。鲁班由此受到了启发:如果用金属做成带齿的长条,不是能把木头锯开吗?于是,鲁班发明制造了金属的锯子。 历史传说解释工匠的特点: (1)具有手工艺性,讲究手的巧慧、手的经验、手工的审美效果,肯定用双手实现大脑想法的工匠能力。 (2)缺乏大机器生产的合作性,传统的手工业劳动是小规模的,超出了一定的控制范围扩大经营,产品就会变形。 (3)惟一性,指一些手工产品被认可后,人们随之形成比较固定的欣赏习惯;一样的活儿,换了别人干,就不认了。 (3)行会组织:又称行会,是手工业者自发组成的同行业组织。其职能是互相共济,保护行业利益。 (行会的管理方式主要有:祖师崇拜、师徒传承、行业禁忌。) 三、农业生产经济与文人心态  2、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的文化价值 (1)促成了城市的发展 (2)它发展了市民文化 (3)它打破了小农经济的视野 ,引进了城市的信息,同时把地方或民族的文化带到了全国各地的世界其他地方。 2、阶层标志 一、天文历算之学的民族走向 1、天文学 内容:天文观测和历法制定。 观测天象的目的: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福 第九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 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生产经济文化  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指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又称农业文明。 一、以农耕生产为主的自然经济的发展 农业:以种植农作物为基础的生产型经济。 农耕业的萌芽:仰韶文化时期。 农业起源: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 星象物候:夏代,人们发明了观察星象物候的办法。 隋朝开凿的人工运河,对扩大农田水利其了重大作用。 《新唐志·地理志》和《元和郡县图志》,唐人农耕灌溉意识普及。 赋役黄册 鱼鳞图册 南北方的农耕文化也具有许多共同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二十四节气文化。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地球和月亮的运动变化所制定的一种计时方法。 《淮南子》。 二十四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署、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农政思想:“政绩”观和“勤农”观。 “政绩”观:指历代统治者把农业收成的丰歉,当作考察国计民生的好坏和自己得政或失政的一个标准; “勤农”观(2010,1):指确立以农为本的原则和制订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略。(唐《开元占经》和《四时纂要》是比较重要的农政文献) 2、农事信仰与 农书文献 神话:后稷教民稼穑,伏羲制渔网。 农耕灌溉的季节性很强,须严格遵守岁时节律,因此各种农业文化事象都与岁时节令有关。 打春牛。 二月二 龙抬头 桃花水 农书: 汉:崔寔(shí)《四民月令》、 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 唐:陆龟蒙《耒耜经》、 宋:陈敷《农书》、 元:王桢《农书》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 清:张履祥《补农书》等。 这些书的内容,包含了官方生产管理和地方生产知识两部分的内容,并概括了一些基本的理论思想和操作方法,表现了很高的文化意识。 二、工商贸易的经营之道 我国商业发展的过程: (1)在商周时期,我国市商贸易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开始使用货币。 (2)春秋时各国都城均设置了市场。战国时商业都市崛起。 (3)秦汉以后长安、洛阳等地以形成商业网点。到唐代以出现专卖店。 (4)宋元以后商品经济逐步发展。至明代中叶,我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商业经济更加显示其活力。 我国民族商业的两个文化特点: 一是汉族与多民族地区的内贸活动频繁,商路通达,推动了各民族间的往来和文化交流。 二是中国与东方邻国和西方国家对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