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孩子的问题.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孩子的问题

研究孩子的问题美研究发现“盯屏幕时间”对孩子行为影响并不严重1孩子不想上学咋办?专家支招“开学综合征”2孩子心理问题90%来自家庭 为啥吃喝不愁却不幸福?4美研究发现“盯屏幕时间”对孩子行为影响并不严重【环球网综合报道】据美国“侨报网”2月8日报道,佛罗里达州斯泰森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限制儿童和青少年看手机及电视等的“屏幕时间”不太重要。据报道,美国儿科学会(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最近放弃了每天将儿童和青少年“屏幕时间”限制在两小时内的建议,这显示以往对孩子所建议的“屏幕时间”基本上都是猜测和不准确的。斯泰森大学研究人员弗格森(Christopher Ferguson)率领的研究团队针对“屏幕时间”对青少年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过多的“屏幕时间”与更高水平的抑郁和犯罪之间只有轻微的关联。弗格森团队回顾了2013年美国联邦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进行的青少年危险行为数据调查,对6089名平均年龄16岁的青年进行了分析,男女生对半。这些青少年被问及了他们的睡眠模式、身体活动、家庭聚餐及屏幕时间,以及是否有抑郁症症状,并提供了他们的学校年级信息,是否参加了危险行为、使用非法药物或饮食失调等。结果表明,长达六小时的看“屏幕时间”对孩子并没有出现显著负面影响,任何负面结果报告都非常小,对男生影响更小。此外,由于“屏幕时间”导致的各种犯罪仅占总数的0.49%,导致抑郁症状的仅占1.7%,影响学校成绩的仅占1.2%。而“屏幕时间”也并未影响危险驾驶、危险行为、物质滥用或饮食失调的患病率。弗格森对此指出,虽在涉及屏幕时间时,父母可能仍会坚持“适可而止”的做法和立场,但他们的研究结果并不支持这一看法,限制屏幕时间并非引导青少年行为向好的预防措施。他建议,家长应关注孩子对各种媒体的使用方式,加以正确指导,而不是让孩子独自使用。孩子不想上学咋办?专家支招“开学综合征”新学期即将来临,孩子们准备好了吗?每逢开学前后都是儿童心理疾病的高发期,患者起码比平日增加二三成。开学综合征会使孩子出现很多稀奇古怪的表现:一上学就嚷嚷肚子痛、头痛、胸闷、作呕……但到医院检查身体却没发现问题。专家提醒,为让孩子尽快调整好状态投入新学期的学习,最好提早一周以上调节作息。实际上,“开学综合征”可不是心理学上诊断名词,它只是代表了临近开学时学生们的一种不适应状态。“对年纪比较低的学生和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这种不适应可能表现为‘分离焦虑’,而对于大学生,则可称之为‘适应障碍’。”北京回龙观医院副主任医师宋崇升说,年纪小的孩子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开学后可能会感到孤独和不安全,这种感受引发了他们的焦虑;而大学生面对离家的独立生活也会产生轻微的焦虑和抑郁,但完全不会上升到疾病层面。这种焦虑可能还会有一些身体表现,常见的是失眠、肚子疼、没食欲、小便失禁。“当人处于紧张焦虑的环境中时,无论他自己有没有体验到这种焦虑,身体都会做出一定的反应来逃避这种焦虑,可能表现为头疼、失眠、肚子疼等,因为这样就可以暂时避免自己不想做的事(上学),这就叫‘躯体化’;而年纪大的孩子出现大小便失禁,暗示了他希望回到幼儿时期,也是希望能暂时逃避问题的消极心理防卫机制。”宋崇升说。细心观察便会发现,那些容易得“开学恐惧症”的孩子性格都有相似点:依赖性比较强,有点懦弱,有点不成熟。对这样的孩子,家长应该多一份关心和鼓励。宋崇升建议,家长首先自己要有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开学前可以适当地和孩子聊起这个话题,但是应该传递给孩子积极正向的暗示,比如对孩子说‘开学又可以见到老师和同学啦’、‘开学后是不是又要秋游啦’等等。对于那些敏感、内向的孩子,家长此时应该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让孩子有更多时间适应变化,鼓励孩子多交朋友,让孩子感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另外,提前几天让孩子按照开学后的作息时间进行作息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孩子心理问题90%来自家庭 为啥吃喝不愁却不幸福?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一个身份比“父母”更矛盾了:明明是一个职业性很强的工作,但是大多数人却都是未经过培训而直接上岗。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这个世界上大约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家庭。即便如此,还是会有人说,天下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打着爱的旗号就真的不会带来伤害吗?早在2008年,豆瓣上就出现了一个“父母皆祸害”小组,在这个小组中,从50后到90后,很多人都历数了父母对自己带来的伤害。近日,知名博主、心理导师李雪在微博上的一条博文再次引发了网络上关于“父母皆祸害”这一话题讨论的热度,本是世界上最亲密的“生死之交”,为何就成了怒目相对的仇家?亲子之间恨从何来?父母只是无条件恨你?“有的父母总是逮个鸡毛蒜皮的事情反复攻击羞辱孩子,闹得好像天大的事儿一样,因为这样逼疯孩子,把内心的痛苦转嫁到孩子身上,会感受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