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题分类之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醉翁亭记》,回答后面的题
醉 翁 亭 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扉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大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大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 意: (2) 陈:
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本文是寓情于景的山水游记,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答案】
1. (1) 意:情趣 (2) 陈:摆开
2.(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
3.与民同乐
【解析】
1.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陈:摆开的意思。
2.试题分析: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这里注意关键词“寓”“秀”的理解。
3.试题分析:本文第一自然段写山水之乐,第二自然段写四时之景不同,乐亦无穷,第三四自然段写与民同乐,因此本文体现了作者的情感是与民同乐。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文】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文】
濠州定远县一弓手,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③村步:村埠头。步,通“埠”,码头。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与之乘 弓手应声刺之
B.远近皆服其能 其真无马耶
C.学而不思则罔 遂曳矛而斗
D.见必与之决生死 轻寡人与
【答案】
4.A
5.B
6.D
【解析】
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常用文言虚词意义的掌握。A:代词B,代词;难道C:转折;表顺承。D和;同“欤”,“吗”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驰”是追赶之意。
6.试题分析: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正面描写来表现主人公机智勇敢的性格特点。
译文:濠州定远县有一个弓箭手,善于使用长矛,远近同行都佩服他的技能。有一个小偷也善于击刺,常常蔑视官军,只是与这位弓箭手技艺不相上下,说:“与弓箭手相见一定要进行生死决斗。”一天,弓箭手因公事来到码头,恰逢小偷在市肆喝酒,势不可避,就拿矛来和他打斗,围观的人很多。许久,两人都僵持不进。弓箭手忽然对小偷说:“兵尉来了。我和你都是好汉,你敢和我在兵尉马前决一生死吗?”小偷说:“好。”弓箭手话音刚落举手就刺,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课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人民版】 [学案.doc
-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ppt
- 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人教版][课件.ppt
- 第16课 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北师大】【课件】.ppt
- 第1课 顺乎世界之潮流 【人民版】 [学案.doc
- 第1课 蒙昧中的觉醒 【人民版】 [课件.pptx
- 第23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北师大】【课件】.ppt
- 研究教学案例,实现教学突破.ppt
-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岳麓版】【学案.doc
- 第1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人民版】 [课件.ppt
- 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题分类之记叙文阅读.doc
- 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题分类之说明文阅读 议论文阅读.doc
- Unit 7 Topic 2 Section A 学案.doc
- 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测试题分类之语言表达 综合性学习.doc
- Unit 8 Our Clothes Topic2 We can design our own uniforms学案.doc
- 【LCK】2015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专题一 语音与汉字.doc
- 【LCK】2015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专题三 标点符号与病句.doc
- 2015年重庆市中考英语试题(C卷).doc
- 【LCK】2015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三).ppt
- 【2015同步备课】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第3课时)教案 (岳麓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