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写作的提升
写作的提升,人生的历练
——石油商报培训感想
6月12日,骄阳陪伴着石油商报新闻采风车来到了恭王府,为期六天的培训也为此告一段落,虽然培训时间如白驹过隙,但老师们的辛勤点滴细节,一份份真挚而精炼的教诲,都已学生的心间种下成长种子,不仅是写作的提升,还有着一份人生的历练。
感悟一:写作之途路迢迢,以勤为径方可攀
写作是一条充满艰辛的路,没有捷径,只有勤读、勤写、勤思考,踏踏实实读懂教材、范文要义,去练就扎实的基础;认认真真模仿每一种写法,去摸索写作的套路;兢兢业业收集每一种素材,放开思路去创新,提升自己的水平,先读懂,再模仿,继而创新,形成风格,这就是培训给我的写作方法。
勤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培训的第一天,课题依旧是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新闻的概论,新闻的特点,新闻的结构等,熟悉的内容,看似简单,甚至有些乏味,但晚上老师的改稿,让我为之一震,我才明白教材和范文中的每一句话里都包含有着专家们千锤百炼的精华,蕴含的是无数次实践的中总结的智慧。一些自认为得意的文章却是污迹斑斑,《测试公司奏响宿舍家园文化曲》主题太多,没有抓住亮点,没有把新颖的企业文化进宿舍点透,每一部分讲述太简练,不生动,没有用事例去说服人、打动人,没有达到新闻基本要求——短、实、新,商报副总编辑杜其龙给了文章简单而精彩的点评,每一句点评无不是写作基础的基本要求,每一句话无不是教材的要求。
勤写,好记心不如烂笔头。写作的路上没有天才,只有不断地模仿和积累才能练就扎实的基础。在周三的培训中,石油商报高级顾问郑崇德用自己的人生历程向我们诠释了写作的精要,总结出写稿的要点,从文件中学习会议的精神,掌握公司的大局,提高自己写作中的认识,从基层中选择宣传的素材,把准应该宣传什么,可以宣传什么,什么是宣传重点,更重要的是要反反复复的实践,把自己积累的适于宣传,符合大局的素材不断地写,继而不断地推倒自己写出的作品,然后不断地修改,模仿,找准别人写作中的真正精华,最后结合自己的文章不断改进,推敲,锤炼,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一步步夯实写作基础。
勤思考,写作也需要思考、思考、再思考。培训课程中,石油商报总编辑石卫用商报对新闻材料的选择,传递给我们写作所需要的思考,写好一份新闻素材的宣传,就必须明白该素材符合当前什么样的主题,体现单位什么样的工作思路,反映公司什么样的工作精神,而这些素材是否又存在于公司的近期的工作中,同样找到的素材具有什么样的亮点,是否满足单位的宣传重点,如何去布局,如何去刻画描写,哪些事项要详写,一线的读者更需要读到什么样的新闻故事,什么样的风格更能提高新闻含金量,提高写作的功效,这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内容都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再思考。
感悟二:人生之路长漫漫,细节习惯定品行
人生更是一条坎坷崎岖,而每一个细节习惯铸就着成功的基石,细节决定着成败,优秀习惯造就着品行,石油商报的老师们正是用行动展示了一个写作工作者的应有的习惯,也是对学子们人生中习惯的一种洗礼。
认真的态度,老师是一本厚重凝练的书。周一的晚上,罗姐带着我来到商报副总编辑杜其龙的房间,把我们事先准备的稿子交给了他,为了保证稿件质量,杜老师当场打开了文章,一字一句地开始改起了稿子,因为老师是老花眼,为了看清每一个字,老师摘下眼镜,紧紧地贴着电脑,极力地睁大了眼睛,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虽然电脑字迹很小,但老师没有放弃,一句一段,慢慢地品味,认真地讲解,仿佛在阅读一篇妙笔生花的美文,字斟句酌地改写、点评、讲述,文章的成功之处,好在哪里,文章中哪些字句存在不足,为什么不好,怎样改进,尽管阅读很吃力、尽管眼睛很累,但他没有丝毫倦意,改着、讲着……
此时,杜老师是一位辛勤的园丁,却更是一本书,因为他的讲述的点点滴滴,他改稿的字字句句,都蕴藏着千百次风霜所磨砺的经验,而经验的字里行间更雪藏着一种精华——认真的态度。
强烈的责任感,老师是一座坚实朴素的桥。周三的上午,教室里坐满了各大油田的宣传干事,他们拿着笔严阵以待,新闻策划课此次上课内容,石油商报副总编辑孙秀娟走上了讲台,声音有些沙哑,学子们吵嚷着难以听清,孙老师又提了提嗓子,可依旧很难听清,孙老师把自己的声音提到了最高,一把抓住了话筒不该离开,因为她知道学子们的需求,一分钟,两分钟……孙老师整整讲了两个多小时,尽管其中有些咳嗽,尽管她嗓子其实一直都疼痛,可她却依旧坚持,甚至补讲了更多的内容……
此时,孙老师是一枚无私的春蚕,更是一座的桥,因为她每一分钟的讲授,每一分钟的坚持都是为了搭起我们写作的奋进之路,而这路的基石更是她传授的精要——工作的责任感。
无私的奉献,老师是一盏温暖光明的灯。给学员们影响最深刻的是两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石油商报的高级顾问周勇老师和郑崇德老师,他们都已年过花甲,但他们却坚持活跃在培训班的三尺讲台,为了让学子们能听见他们的声音,他们不仅用尽了最大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