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侨胞与多难祖国一同成长
冯春富/责任编辑
editor by fengchunfu
姜茜/图片
photocome by jiangqian
就在一年前的5月,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奥运盛事欢欣鼓舞、殷殷期盼的时候,谁也未曾料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降临在我们面前。这是一场让所有中国人都在接受与施与、疼痛与坚强之间感受人性温暖的考验。
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和留学生也在这场生命的浩劫中无法置身事外,同样经历了一次灵魂的成长。
没有中国国籍,一样是“中国人”
43岁的李平,来自中国浙江,侨居法国20年,住在巴黎的中国城,开着一家很小的贸易行。他的客户是法国人,他的妻子是法国人,他的孩子们是“香蕉人”。拿了近20年的一本法国“身份证”,李平心中“中国”这个概念似乎藏到了深处。
2008年5月15号的早晨,李平像往常一样,坐在餐桌前,一边吃早餐,一边看法国一台的早间新闻。当电视画面跳转到一片灰黑尘土间挣扎的人影和大小楼宇塌陷如齑粉时,李平以为是在播放纪录片片段。但是,荧屏下滑过的字幕告诉他,这一幕当时刚刚发生在地球另一端,他阔别久已的中国。
一张张熟悉的黄色面孔,在镜头中,伤痕累累,惊恐失措,痛哭悲泣。法语播报下隐约传来的中国话,分不清是哪里的方言,却让李平觉得,仿佛是20年前离别家乡时邻居大爷的叮咛,真真切切。那一刻,祖国两个字从没有如此剧烈地在李平的心中跳动。
从这一天起,李平开始关注所有关于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新闻。他打电话给在中国的亲友,询问救灾援助的方式。他向身边所有认识的中国老友叙述地震惨况,讨论怎样的援助最快最好,动员大家回国加入救灾大军。
2008年7月,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和筹划,李平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在法华商一起,踏上了回国赴川救灾的行程。在走之前,李平为了让自己心无旁骛,咬咬牙,把自己公司近期的几单生意全部停止。
他的热情,让周围一些朋友质疑,在法国华侨联合会捐款已经算尽到义务了,还要叫停法国这边蒸蒸日上的公司业务,亲自回国参加救灾,似乎有点疯狂。
李平却说:我是一个普通的小商人,没有当英雄的意思,自己的能力有限,不过尽一点绵薄之力。这样的事,相信在2008年的中国,有无数人在做。
2009年初,李平重返法国,在四川的近半年时间,让这个不再“普通”的普通小商人重新认识刻在自己皮肤和面容以及身体里的这个国家―――中国。在巨大悲痛创伤中乐观坚强的人们,在天降大灾前众志成城患难与共的人们,在负重前行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国民的政府,这些,都让一个早已近乡情怯的海外侨胞,心中一阵阵暖流涌起。
今年,李平把两个尚在念中学的孩子送进了中文学习班,从小在法国长大的两个孩子,说得一口流利的法语英语,中文却只会简单的几个词。
“这样怎么行?英语法语再重要,也重要不过他们身体里流淌的中华民族的血液。作为他们的父亲,没有让他们认识他们的故国,我愧对祖宗。”李平最后是这样说的。
在生命面前,什么都可以放下
“你是中国女孩吧?”走在国外的大街上,张燕不得不经常要回答这个问题,而每次她的答案都复杂到让问问题的外国人茫然以对。只有2008年5月14号这一天,面临同样的询问,张燕却只是眼含泪水的回答:“是的!”
这个台湾女孩,在法国已经快4年了,从语言班到巴黎索邦大学文学院,她几乎对每个新认识的法国朋友都要解释一遍台湾和中国大陆之间的复杂关系。
就在不久前,中国北京奥运圣火途经法国巴黎的那天,张燕还激动地和她的法国同学争辩,她并不是特别热衷于政治,但是作为本土的台湾人,她受过台湾特有的一套教育,她必须为她热爱的岛屿辩护。
但是,当电视里出现一个中国孩子在钢筋瓦砾之间挣扎着伸出双手的画面,这个口齿伶俐善辩的女孩子沉默了。她想起几年前台湾的那次大地震,她也仿佛是这样大的年龄,夜里突然袭来的惊天动地,让她穿着睡衣惶恐不安地站在黑暗的大街上,周围是连绵不绝的哭泣和尖叫,她深知那是怎样一种恐惧。
当时,张燕在网上看到台湾红十字打算派遣援助队赴川救灾,她感到欣慰。台湾是个地震频发的岛屿,无论是抗震还是震后救灾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设备;再加上两岸离得这样近,几个小时就可以把救援物资和救援队送到灾区现场。“我们一定要努力,不要放弃任何希望!”张燕每次都用这样的话来安慰身边的大陆同学。
巴黎的中国留学生会组织的捐款活动,张燕去之前有点担心,怕自己台湾人的身份尴尬。她的担心很快就被满场的台湾同学给打消了,原来大家的想法都是一样的,这一次,主题只有一个,为远在四川汶川的灾民们募得更多的资助。
在生命面前,什么都可以放下。
2008年,张燕这个台湾女孩,认识了很多朋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