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兰州刻葫芦的发展及艺术特征
[摘要]我国栽培葫芦历史悠久,葫芦通常被当作吉祥物,并创造出极具观赏价值的葫芦工艺品。金城兰州作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连接东西的交通要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本地特有的刻葫芦民间工艺,选材和制作工艺极具特色,在百余年的发展中逐渐壮大。高文化素质民间艺人和艺术家的涉入使兰州刻葫芦的艺术表现形式有了几次大的飞跃。
[关键词]工艺美术;民间艺术;兰州刻葫芦
[中图分类号]J3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8-0077-02
葫芦又称蒲芦,谐音“福禄”,草本植物。其茎枝称为蔓带,谐音“万代”,故蒲芦蔓带谐音为“福禄万代”,是吉祥的象征,葫芦里有很多“子”,葫芦与它的茎枝一起被称为“子孙万代”,寓意子孙万代、多子多福。
我国栽培葫芦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发现葫芦,可知种植葫芦已有7000余年历史。葫芦制器,肇自远古。甲骨文之“壶” 字像葫芦之形,是用葫芦作水浆容器之证,古人“匏”、“瓠”、“壶” 三字均指葫芦,皆可通用。至明代,随着对葫芦认识的深化,不再满足利用其自然形态制成简单的器皿以为日用,而是以其特殊之体质与色泽,创造出极具观赏价值的工艺品,使葫芦登上艺术的殿堂。当时葫芦器,又称“瓠器”或“蒲器”。
金城兰州位于黄河之畔,地处甘肃省中部,为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连接东西交通的咽喉重地,享有“丝路明珠”之美誉,悠久的历史和特定的环境形成了特有的风俗习惯和刻葫芦的民间艺术。在兰州,人们通常把葫芦当作吉祥物,叫作“吉祥葫芦”。 刻葫芦又叫“雕葫芦”, 与中国其他地区一样,雕刻葫芦皆是经过民间艺人在普通的葫芦上刻上山水风景、诗词书法等,然后涂上松墨而成的精美的传统工艺品。兰州本地流行的是细微的针刻葫芦,故名“微雕”,雕工以小见长,在方寸之间展现乾坤万物,其独特之处在于针法细腻、线条流畅、人物传神。它集书法、绘画、篆刻为一体,以中国传统线描为基础,糅和多种绘画手法进行创作。其表现内容多取材于古典文学、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山水花草虫鸟、名胜古迹以及民族风情。表现形式上采用四圈、扇面、镂空、彩染等,具有强烈的装饰美感。它以其不可复制、纯手工雕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称誉。
兰州刻葫芦的起源说法不一。魏晋时,东西商业往来不断,位于丝路咽喉重地的兰州和敦煌,就是胡商的聚集地之一。5~6世纪时,南北朝分立,北魏建国后不久就派使者前往西域,金城兰州更成为各国贡使、商人荟萃之地,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补给地。当时胡商从和田带过来的巨型葫芦(盛水用的),经兰州工匠刻上图案画面和文字出售。
有史可考的兰州刻葫芦记载出现在清末光绪年间,据兰州《皋兰县志》记载:清光绪十八年(1892)有位王裁缝(佚名)首先在葫芦上镌刻花草等;另有戏曲艺人王鸿武、来银娃等刻绘戏剧脸谱、刀马人物与风景名胜。当时只在其表皮绘画,不作刮、磨加工,也不填色,比较简单,均以儿童玩物流行于市。清末秀才李文斋(别号子元、兰州人),因生活无着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开始以刻葫芦谋生。李文斋能书善画,会诗,艺术造诣颇深,对刻葫芦工艺做了改进:一是将葫芦的原生表皮刮去,磨光;二是用镪水混合颜料,染红、黄二色,使雕刻的景物不易脱落。李刻葫芦以细针代笔,着意创新,图文并举,其先以刻古人和小说插图为主,后来题材多取于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由于工艺和内容的更新,兰州刻葫芦的声誉日渐远扬。刻葫芦起初在庙会集市摆摊出售,张广建督甘时期(1914~1920),首倡以各种工艺品作为官厅馈送礼品,刻葫芦遂流行于甘肃官府和商号之间。1922年前后,由兰州古董商贾携往北京,引起京商注意,誉为“绝技”妙品,来兰州向李定货,刻葫芦遂驰名京津,行销海外。
葫芦制作工艺有两种:一是在葫芦成长过程中,进行人为干预,待到葫芦成熟后,葫芦出现别致造型或立体图案,勒扎葫芦和范制葫芦就属于这种类型;二是葫芦成熟后,经过去皮处理,把葫芦表面当作艺术表现的载体,进行特殊工艺加工制作,使之表面出现各种图案,火画葫芦、立体押花葫芦、针刻葫芦、刀刻葫芦属于此类型。兰州刻葫芦属于后者。
兰州刻葫芦所用材质主要有亚腰葫芦和兰州特有的鸡蛋葫芦。亚腰葫芦就是我们最常见的那种中间有细腰的葫芦,它的形体中等偏大,小型的较少,给人朴拙、悠闲之感。而鸡蛋葫芦则是兰州的特有品种,这种葫芦一般形体较小,堪称中国葫芦的一朵奇葩。其质地坚硬,皮质细腻而光滑,略呈浅黄色,大者如鸡蛋,小者如算盘珠。因其形似鸡蛋,故称鸡蛋葫芦,一般以圆形居多,椭圆形较少,非常精致,适于微雕。鸡蛋葫芦以兰州青白石乡白道沟徐家坪生产的最为有名,近年来引种成功的观赏南瓜为兰州刻葫芦的选材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兰州雕刻葫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选择题100道.docx
- 设备质量保证措施.docx VIP
- 研究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处理中的应用.docx VIP
- 设备质量保证措施.pdf VIP
- 数学教案_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教学设计.docx
- GZ-2022062 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正式赛卷完整版包括附件-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正式赛卷.docx
- 信息技术在乡村学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劳动二年级下册粤教版(主编:徐长发)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教师党课讲稿: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最新.doc VIP
- (word精品)2022年甘肃省兰州市诊断考试(一诊)数学试题(附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