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评弹与上海(上)
上海是我国南北戏曲、曲艺集散的重镇。从北京传来的京戏在这里盛行,并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海派京剧;源于浙江的越剧在这里得到了发祥,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重要剧种、曲种。而苏州评弹在上海的发祥,又是一个非常突出而富于典型意义的事例。
苏州评弹乃评话与弹词的合称。苏州评话是从唐代的说话、宋代的讲史、元明的说书(平话)演变发展而来。明中叶时,南方已流行弹词,与苏州方言结合演变发展成为苏州弹词。评话说者多为一人,坐说不唱,表演上讲究说表、噱头、口技、手势、面风等,时以折扇、手帕为道具,以醒木击桌加强气氛。传统书目以演绎历史故事和武侠、神怪故事为主,如《三国》、《隋唐》、《英烈》、《岳传》等。弹词又说又唱,散文与韵文结合,以叙事为主,代言为辅,以说、噱、弹、唱为主要手段,注重模拟各种类型人物,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基本曲调有书调、俞调、陈调及费伽调、乱鸡啼、山歌调等曲牌、小调,伴奏乐器以三弦、琵琶为主。传统书目以家庭离合、爱情悲欢故事为主,如《珍珠塔》、《玉蜻蜓》、《三笑》、《描金凤》等。
一般认为,苏州评弹形成于明末清初。到了乾隆年间,苏州评弹已相当成熟,并广泛流行,出现了曾在乾隆御前弹唱《游龙传》的弹词名家王周士等,苏州还创立了第一个评弹艺人的行会团体――光裕社。
一方土养一方人,也养一方艺术。评弹传入上海后,它是怎样在这块奇异的土壤上滋生发展的?评弹艺术的发祥与上海特殊的文化环境又有着怎样的共生关系?它有着怎样的文化意义?这些,都值得加以探究。
上海地区与苏州毗邻接壤,而且有些今属上海的地域原属苏州管辖,在地域上呈犬牙交错、相互渗透的状态;在方言方面,两地又同属吴语区,因此苏州评弹很早就在上海一些郊县集镇流传。清代中叶苏州评弹进入繁盛时期,当时涌现了一批名家和名作。嘉庆、道光年间,出现了评弹前四家――陈遇乾、毛菖佩、俞秀山、陆瑞廷,其中毛菖佩即是上海宝山人。上海地区还出现了一些弹词作家,如乾、嘉年间弹词女作家朱素仙是松江人,作有弹词《玉连环》。另一位弹词艺人兼作家吴毓昌为上海金山人,编写过吴音弹词《三笑新编》。到十九世纪中叶,评弹大量传入上海市区。
一门艺术能不能兴盛,与其有没有相当数量的受众事关密切;而艺术的发展又与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商路往往就是戏路。1843年,上海被辟为商埠,万商云集,经济繁荣,城市人口剧增,文化消费需求陡涨。上海五方杂处,但本地人、江苏人、浙江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些人同属吴语区,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相近,因此他们不仅听得懂用苏州方言演唱的评弹,而且乐于接受和欣赏它。这,就为评弹提供了数量甚大的基本听众群。
另外又有两次历史事件,给了评弹以机遇。一次是在1853年,因太平天国战火燃起,江南一带的地主官僚纷纷逃至上海;一次是在上世纪30年代,上海成为当时中国商业、金融、贸易中心,人口骤增,文化消费需求也急剧上升,接着抗战爆发,上海成为“孤岛”,经济相对比较稳定,并出现畸形繁荣局面,评弹听众的数量又有很大的增长。这两次事件,都为评弹在上海的生存和兴盛提供了优裕的物质条件。
由于上海商机多,人气旺,为满足市民的需要,上海的评弹演出场所得到迅速发展。19世纪60年代,上海出现了第一家书场――陆深旧宅。后来,这种茶楼书场逐渐增多,它一般上午卖茶,下午与晚上演唱评弹,如本市城隍庙北首的得意楼、福州路上的天乐宫、小广寒等。其中有一部分后来演变为专供评弹演出的专业书场,如创建于光绪十二年(1886)的玉茗楼和创建于光绪四十五年(1890)前后的汇泉楼。汇泉楼演出频繁,有时一天开演四场,年终会书有时二十多档同场演出,通宵达旦。到了上世纪20年代,又新建了许多专业书场,设备有所改善,规模扩大至200座左右,其中著名的有雅庐书场、长乐书场等。30、40年代,评弹市场更趋繁荣,场地更有了显著的拓展。30年代专业书场已有数十家,仅老城隍庙内就有得意楼、怡情处、四美轩、逍遥楼,蠡园、明园、柴行厅等七、八家之多。紧接着,一大批新式书场纷纷开张,它们就是饭店附设的饭店书场和舞厅附设的舞厅书场。饭店书场中,著名的有东方书场、沦州书场、南京书场、中央书场等;舞厅书场中有米高美、仙乐斯、新仙林、维纳斯等。这些新式书场效仿现代剧场,采用现代化设备,场地宽敞,环境幽雅,座位舒适,适应较高层次听众和较大规模演出的需要。此外,大世界、新世界、先施公司等大中型游乐场专门也辟有评弹场子,影响也很大。
书场多,演出旺,必然吸引大批评弹艺人纷至沓来。早在清末,评弹四名家马如飞、姚士章、赵湘舟、王石泉就都来过上海演出。民国初年,出现了著名的“三卿档”:――说唱《倭袍》与《珍珠塔》的王绶卿、说唱《玉夔龙》与《描金凤》的赵筱卿和说唱《描金凤》的钱幼卿。20年代有蒋一飞、蒋宾初、朱耀庭、王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男儿本色吴若甫.doc
- 男高音 难高音.doc
- 男孩团体打群战 分割市场谁占优?.doc
- 男权话语规训下的“他者”形象.doc
- 男人的噩梦和美梦.doc
- 男人世界中绽放的瑰丽之花.doc
- 男星美容也疯狂.doc
- 男性成长的青春演绎.doc
- 南岸玄坛庙 寻找抗战时的“中国好莱坞”.doc
- 南充汉代水井清理简报.doc
- 2025至2030年中国商用氧吧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四指木柄手开高尔夫伞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喷泉喷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四层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喷塑麻绒扶手椅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历史〗隋朝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四开周式撕历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喷塑狗笼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四色水性滚筒印刷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湘美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 小小挂饰》精品课件1.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