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末”说“副”话“彩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末”说“副”话“彩旦”   一、“末”      “生旦净末丑”,是传统戏曲中的五大行当。但是,现在的许多地方戏曲中,只有“生旦净丑”,已经没有“末”行之称。“末”行,实际上已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几十年来,只听说有名生、名旦、名净、名丑,却从来未曾听说过有“名末”的。因此,很多青年观众,对于“末”行,茫然不知所解。其实,“末”行在历史悠久的传统戏曲中,曾经雄踞极为显要的地位。   “末”行,最早称为“末泥”。在宋杂剧、院本中,一般有五个演出人员。而“末泥”总是处于首要地位,扮演男性的主要角色。南宋吴自枚《梦粱录》中明确指出:“杂剧中末泥为长”。到了元朝,“末”行仍然是杂剧中的主要行当。那时的杂剧,有“末本”、“旦本”之分。凡是“末本”,全部曲牌都是由“末”角所独唱。当时,“末”行分为“正末”、“外末”与“小末”等。“正末”扮演剧中的主要男角,“外末”则演次要角色。例如,在《单刀会》中,“正末”扮演关公,“外末”扮演鲁肃。在《赵氏孤儿》中,“正末”扮演程婴,“外末”扮演公孙杵臼。另外,“小末”则扮演剧中的青年男子,也就是相当于后来的小生。   到了明清时期,在传奇中,出现了“生”角的行当。“生”行的地位,开始愈来愈重。很多主要角色,由“生”行扮演。等到京剧崛起,“末”行的重要地位,逐渐为“生”行所替代。领衔挑班的,大多是“生”行演员。例如,早期出现的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的“老生三杰”,后来的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的“老生三鼎甲”与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的“四大须生”等,都是挂头牌,担任主要角色。而“末”行却逐渐衰微,只是在戏中演些家院等一般不重要的角色。久而久之,“末”行就逐渐被淘汰。如今,大家只知道“生旦净丑”,“末”行已不为人所知了!      二、“副”      在戏曲界中,原来的行当分得很细,共有十个行当。除了“生、旦、净、末、丑”以外,还有“副、外、杂、武、流”五个行当。顾名思义,后面的五个行当,他们演的都并非是主要角色。但其中的“副”角行当,却值得一谈。   “副”的原意,就是一种辅助性的性质。在职位上,都是协助正职工作。在戏曲界中,“副”角演员,一般就是配合主角演出。也就是俗称“里子”演员,专门演一些不很重要的“二路角色”。但是,在昆曲界中,“副”角演员的地位却也不低。它有一些特殊性的角色,是专由“副”角来表演的。在有些戏中,主要角色是由“副”角演员来表演的。并且,其中还出现了一些非常著名的优秀人才。   昆曲的“副”行,分得很细。它主要是针对“净”与“丑”这两个行当的。一是在“净”行中,有“正净”与“副净”之称。一是在“丑”行中,则有“丑”与“副”之分。   昆曲的“副净”,称为“白面”,是个很重要的行当。它有“冠带”与“邋遢”两种。“冠带白面”,是扮演社会上比较有身份的、官职较高的反面角色,像严嵩、秦桧、董卓等一些大官僚,要端些架子,很有些气派。这些角色,就归“副净”扮演。“邋遢白面”,扮演的则是禁子、解差之类人物,身份较低,是社会上的底层人物。缺乏素养,直率粗鲁,说话没有边际,经常引人发笑。在昆曲的“传字辈”老艺人中,演“正净”角色的,有沈传锟、薛传钢等人。而演出“冠带白面”与“邋遢白面”的,则大多是由邵传镛、周传铮等几位表演。他们演来活灵活现,生活气息极浓。   再说“副”与“丑”的区别。“副”俗称“二面”,“丑”则俗称“小花面”,两者并不相同。“副”角脸上的白粉搽得多一些,扮演的角色,如张文远、西门庆、汤勤、李因等,大多是无恶不作的坏人。“丑”角脸上的白粉搽得少一些,扮演的多数是心地善良、比较有正义感的小人物,如疯僧、时迁、万家春等。当年,王传淞以“副”角取胜,他在《十五贯》中所塑造的娄阿鼠这个角色,已成为戏曲艺坛上经典的艺术形象。华传浩则擅长演出“丑”角,如《醉皂》、《下山》、《问探》、《盗甲》等剧。他们师兄弟之间,一个演“副”,一个演“丑”,是各有分工与专长的。而现在在戏曲剧团中,“副”行已很少有人谈起,似乎有并入“丑”行的趋势。但是,王传淞精湛的表演艺术,却使“副”行达到相当高的艺术高度,光彩夺目,我们千万不要等闲视之。      三、“彩旦”      “彩旦”,俗称“丑旦”、“丑婆子”、“彩婆子”。在传统的戏曲艺术中,是一门比较冷僻的行当。   在京剧中,“彩旦”属于“丑行”应工。重在说白,以做工为主。在表演、化妆方面,都很夸张。在台上,嬉笑怒骂,逗乐搞笑,能调剂舞台的欢乐气氛。主要是表现社会上的三姑六婆以及性格比较开放、蛮横的妇女。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婆婆、《挑帘裁衣》中的王婆等。但这类角色,也并非全是坏人。有的是讽刺比较愚蠢与自作聪明的人,如《凤还巢》中的程雪雁、《西施》中的东施等。还有一些则是举止爽朗、粗犷豪放的女性。如《四进士》中的万氏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