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乡土情意浓 真情感人心
   作曲家陆在易创作的涉及多种音乐体裁,特别是在合唱与艺术歌曲创作领域投入相当多的热情并取得骄人的艺术成就。他创作的作品曾荣获国内多项大奖①,如混声合唱《雨后彩虹》(于之词,作于1982年),音乐抒情诗《蓝天、太阳与追求――为女声合唱队与乐队而作》(廖代谦、任卫新词,作于1984年)和《中国,我可爱的母亲――为混声合唱队与交响乐队而作》(赵丽宏、张鸿西词,作于1991-1993年间),交响音画《睡莲》和《交响小品二首》(《南国抒怀》《夜林酣舞》),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桥》《家》《盼》《我爱这土地》等。出版有《陆在易音乐作品选》专辑唱片、《陆在易合唱作品选》(上、下册)及《我爱这土地――陆在易艺术歌曲选》(附CD)等。 
   
  一 
   
  《我爱这土地――陆在易艺术歌曲选》②(下文简称“《曲选》”)2002年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是我国音乐出版史上第一本附CD唱片的艺术歌曲集”③。该《曲选》收录了《祖国,慈祥的母亲》《桥》《家》《盼》《彩云与鲜花》《最后一个梦》和《我爱这土地》共7首作品,相比他创作的30余首艺术歌曲只是一小部分,但这些歌曲都是真挚情感流露的优秀作品。正如《曲选》扉页上所载他的肺腑之言:我至今好像还从未放弃过在创作上的不懈努力和执著追求。……有一种情感总在我血液中涌动,就如同已故著名诗人艾青在诗中写的:“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曲选》中《祖国,慈祥的母亲》④(张鸿西词)、《桥》⑤(于之词)和《彩云与鲜花》(张鸿西词)这3首作品均创作于1981年,《盼》(佚名词)和《最后一个梦》(张鸿西词)2首作品创作于1988年,《家》(孙新凯词)作于1998年,《我爱这土地》⑥(艾青诗 1938年)作于2001年。从作品的选取可以看出它们是陆在易艺术歌曲创作20年来不同时期的代表作。80年代初期,歌曲作家们带着摆脱禁锢的喜悦之情投入创作,深刻体会到“真情乃歌曲生命之所系”⑦。不管是歌颂祖国民族,还是赞美家乡,还是展现大自然之美,陆在易在20多年来写作艺术歌曲时正是坚持了这一创作观念,并认为:“写作品好比是说话,我真诚地说出心中最想说的话。”⑧ 
  《曲选》中7首艺术歌曲的题材选择多是基于对乡土的眷恋之情,对祖国诚挚的热爱之情,弘扬中华民族之精神,讴歌时代之风格等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和强烈历史使命感的题材内容。可见,其作品取材总是着眼于对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哲理性思索,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大爱。陆在易同张鸿西、于之、佚名、孙新凯、艾青等诗词作家在空间上有创作灵感的默契和共鸣,这些艺术歌曲都是词与曲创作心灵火花撞击的艺术结晶。当陆在易读到这些俊美词作时,都曾激起他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欲望,一种时代感时时催促他满怀激情地去立意构思。 
  《祖国,慈祥的母亲》词作家张鸿西写作的这首凝练寓意深刻且充满爱国之情的歌词,用凝练的笔触、深情倾诉般浓郁而又细腻的感情抒发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感激之情和无限忠诚。它曾经寄托了一代人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眷恋与热爱。这首歌在1982年第十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首演并获得“优秀作品奖”,随后被各音乐院校选入声乐教材,并成为音乐会经典演唱曲目,以及文化部、中国音协63首中外优秀歌曲推荐曲目之一。 
  创作于80与90年代的《桥》《家》《盼》3首艺术歌曲,主题有着内在的联系,表达思乡之情,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这3首组合的“民俗性小品”在2001年荣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我爱这土地》借用土地意象寄寓了诗人对大地母亲、对祖国、对人民最朴素、最忠贞、最深沉的爱。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个对土地最忠诚的歌者形象,一个始终守护着土地母亲的诗魂,一个给人以信念、信心和希望的使者。作曲家将时代的投影与现实的感受相结合,再现原诗的真诚感情,富有感染力,拨动听众的心弦。 
  众所周知,艺术歌曲中诗歌、曲调与钢琴三者水乳交融,相辅相成,共同担负起艺术表现的重任,三者同时又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诗歌在艺术歌曲中绝非音乐陪衬而已”⑨,可见,诗歌在艺术歌曲中的重要性。旋律是塑造音乐形象的主体,不仅要与诗歌配合,还应注重其自身的表现力以及发挥出演唱者的技巧水平。而钢琴伴奏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渲染气氛、烘托意境、塑造形象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作曲家需要有全面的文化素养,坚实的作曲功底以及深刻的音乐表现力,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歌曲。陆在易正是一位兼具如此才华的作曲家。 
   
  二 
   
  《曲选》中的7首作品就音乐风格而言,可分成两种类型:一类为婉约抒情风格,如《桥》《家》《盼》和《最后一个梦》;另一类为激情豪迈风格,如《祖国,慈祥的母亲》《彩云与鲜花》和《我爱这土地》。 
  这些艺术歌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