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发展三十年简述精选.doc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书法发展三十年简述精选

书法是中华民族艺术园地里的一支奇花。这种以毛笔表现文字的艺术,与一般的写字不同。它是艺术家以用笔、结构、章法、墨法等艺术表现手段,在一定审美观的指导下,经过漫长的发展时期而逐步形成的。它既有语言文字所具有的实用价值,也具有欣赏性的艺术价值。它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千百年来,随着炎黄子孙的移居国外和国际交往活动的进行,书法艺术也传遍全世界,特别是日本和东南亚,更成为中国书法在海外的集中地。当前,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深广,书法这种东方的艺术奇珍,也更受世人瞩目,同时,中国书法吸取世界文化的营养,也放射出更加夺目的的光华。 中国当代书法以1978年为界,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发展时期。1978年以前是传统书法艺术继续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承继近现代书法发展的势头,向着高层次的方向深入发展。约在清末和民国初年,引进西方现代印刷术后,大量的古代书迹#40;包括近世出土的甲骨等文字#41;得以印刷发行;辛亥革命后,皇家珍藏的书帖作品也随之公诸于世。这使当时的书法作者不但能见前人之所未见,知前人之所未知,而且借现代印刷术而汇集书法作品,也容易得手,于是便在中华大地掀起了摹古书法的热潮。有的仿秦,有的仿魏晋,各有所获。30年代,已突破南帖北碑的门派,熔碑、帖于一炉,随意融合,自创新意,涌现了一批广拓新境,走向光大的著名书法家。其代表人物有于右任、王世镗等等。当代书法的前期正是继承这个发展形势而展开的。 书法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现实生活。新中国成立后,书法艺术受到国家的重视和提倡,遵循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等文艺方针和政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代表人物除前边所举的沈尹默、王遽常、林散之外,还有沙孟海、高二适、郑诵先、白蕉、邓散木、潘伯鹰、赵朴初、刘海粟、王个簃、启功、舒同等人。一般而言,传统书法的著名人物都有过长时期的临摹古代碑版、书帖的经历,或专攻一家,或临摹多家,往往在刻苦的学习过程中有过独到的“领悟”,然后才进入自由创造的天地。如谢无量#40;1888—1960#41;的书法初师王羲之、王献之,后又临写北朝碑版。潘伯鹰#40;1899—1966#41;的书法得力于王羲之、褚遂良、赵孟頫。高二适#40;1903—1977#41;则初师钟繇、王羲之,继习松江本《急就章》及明代宋克初本,从中获得心得。 中国明清历史 /artx/lishi/list_10_1.html 编辑:hdncbw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