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海遐思录(之五).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银海遐思录(之五)   摘要 法国新浪潮电影主将让-吕克?戈达尔在其“新浪潮”时期和“电影政治化”时期所拍摄的一些影片,对现代电影发展过程曾产生过较大影响,但所谓“戈达尔前”与“戈达尔后”的划分法显然是有点夸大其词。   关键词 戈达尔 反电影传统 反资本主义传统 《中国姑娘》      国际电影学术界前辈、法国电影资料馆创建人之一亨利,朗格鲁瓦在上世纪60年代在为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所作的序言中说,“正如电影有戈达尔之前的电影与戈达尔之后的电影一样,电影史也有萨杜尔之前的电影史与萨杜尔之后的电影史。”   朗格鲁瓦曾与法国另一著名电影学者让?米特里于1936年共同建立了法国电影资料馆,他们都是国际电影界公认的学术权威。朗格鲁瓦所提出的电影应以“戈达尔前”与“戈达尔后”来划分的言论,很自然地引起了国际电影界的普遍注意,尤其是他这里所指的电影不仅仅是法国电影,而是世界电影。   让一吕克,戈达尔的名字对我国电影界说来并不陌生。大家都知道他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于1959年摄制的《精疲力尽》更被视为“电影中新现代主义”或“新现代派”的主要代表作。   1984年5月间我率领选片小组赴巴黎为即将在我国举办的法国电影回顾展遴选影片。接待我们的是法国外交部对外文化联络司及其下属的法国电影资料馆。此时老馆长朗格鲁瓦已经去世,由新馆长里欧?贝鲁接任。在他们精心安排下,我们观摩了法国各个时期一直到新近上映的重要影片共五十余部。这个数字在流派纷繁的法国电影中当然只占一个很小的比重,然而毕竟使我开了眼界,对当今电影大国之一的某些侧面增加点感性认识。   法国是电影的发明国,在世界电影发展的各个阶段又是电影语言方面探索最活跃、最富于创新精神的国家之一。电影先驱者卢米埃尔兄弟和梅里爱所分别代表的早期拍摄方式;20年代电影先锋派人物对电影表现手段的多方探索:三四十年代电影中的“诗意现实主义”学派;50年代下半期崛起的新浪潮电影及以后出现的现代电影新思潮,包括对传统电影表现方式的若干突破,如长镜头、跳接、意识流、生活流等表现方法的大量运用,以至于电影中新现代派代表人物的艺术探索与创新,所有这一切,都应该在我们选片的视野之内。   然而,最使我感兴趣和关注的,还是法国人对以戈达尔为代表的电影新现代派的看法,以及朗格鲁瓦为何对戈达尔做出如此高的评价。《世界电影史》中译本是于前此两年即1982年出版的,所以我对此种评价记忆犹新。   在法国外交部为我们举行的招待宴会上,我向对外文化联络司那位司长提出一个问题:“你们对戈达尔这位电影现代派代表人物,是怎么一种看法?”没想到。他竟这样回答道:“戈达尔?电影现代派?依我看来,最能保持法国传统的就算是他了。”乍听之下,我以为自己的耳朵失灵了。我接着又想,可能这位司长毕竟是位官员,对电影不怎么在行。殊不知席后我向里欧,贝鲁馆长提出同一问题时,他的回答竟是跟那位司长一模一样。   就我所知,戈达尔在此前经历了两个主要创作阶段,即“新浪潮”阶段和“电影政治化”阶段。在前一阶段。作为新浪潮的主将之一,他已以《精疲力尽》、《小兵》、《随心所欲》《我略知她一二》、《狂人比埃洛》等名片享誉国际影坛。就新浪潮时期而言,戈达尔较诸新浪潮电影的其他代表人物阿斯特吕克、梅尔维尔、夏布罗尔或特吕弗等人给传统的电影叙事形式带来了更加沉重的打击,在破坏整个电影章法方面也比他们走得更远。主人公们行为的心理动机被抛到九霄云外,他们行动的非逻辑性被奉为基准,整个蒙太奇思维结构受到了毫不妥协的重新审查。不是格里菲斯首倡的平行蒙太奇,不是爱森斯坦引进的理性和隐喻蒙太奇,也不是维尔托夫对诗意的强调,而是蒙太奇过程的急剧跳跃式的、爆炸性的转换,使戈达尔的影片令人目瞪口呆地有别于他所有同时代人的影片。例如。一个坐在汽车方向盘后面驾驶的人,可以不经任何衔接和毫无根据地跟这同一个人物逗弄一位在爱丽舍宫广场漫步的姑娘的裙子的镜头组接在一起《精疲力尽》,而拍摄演员们长时间的对话时,可以只拍后背,没有一次表现他们的脸《随心所欲》。次要的东西被突出成实质性的东西,主要的东西则一笔带过。至于随意采用跟情节与主题毫无关联的旁人的冗长的独白,在他的影片里更是屡见不鲜。这种以“跳接”或“硬接”闻名的剪辑手法被西方评论界誉为戈达尔的一大创造,然而人们在津津乐道他的“形式革新”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他思想观点的演变。早在50年代初期,戈达尔就发表了题为《创造政治的电影》的论文,认为“当今唯有俄国在自己的银幕上具备了反映其命运的形象”。在两年后写的《什么是电影?》一文中,他认为电影“首先要表达善良的情感”。关于内容和形式的相互关系,他也发表了相当正确的见解:“内容要先于形式。统御形式,如果内容是虚假的,形式也必然如此。”并认为“电影中才能的第一个标志就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