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3《植树的牧羊人》教学实 录 新人教版
《植树的牧羊人》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静心默读及通过圈点勾画关键句理清思路的能力。
2、通过品读叠词引导学生体会牧羊人慷慨无私、为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
【选点理据】
1、这篇文章2000多字,篇幅长,时间跨度大,但思路清晰。适合进行默读训练,也适合教学生抓关键句理清思路,契合单元教学目标。
2、文中叠词较多,有20多个,是本文一大语言特色。再者,叠词较好表现了牧羊人安静、闲适、沉默、淡泊的生活和默默奉献的美德。
【策略说明】
1、默读训练贯穿始终,即默读有速度、默读要动笔、默读需过滤、默读求深度。前两者属于复习巩固,后两者偏重深化提高,符合三、四单元目标层级侧重。
2、结合关键语句品析人物形象是本课灵魂。重点抓住对叠词的品读,表现人物的美好品行。读出叠词的音韵美和丰富悠远的韵味。
【教学重、难点】
1、默读方法的指导。
2、抓住关键句中的“叠词”,品析牧羊人形象。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师)在法国高高的阿尔卑斯山,有一片茫茫的不毛之地。这里曾经有一些泉眼,可是早就干涸了;这里只留下了一些倒塌的房屋和几乎没有生命迹象的废墟。然而有一位老人却默默地在这里创造了奇迹。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植树的牧羊人。
二、初次默读,废墟求生,发现奇迹。
(师)这篇文章比较长,有2000多字,我们继续用默读的方法阅读这篇文章。关于默读,于漪说:“不出声地读书是阅读的最高境界,宁静方能致远。”叶圣陶也说:“ 默读才有时间咀嚼,才能辨出真滋味来。”前一个单元在速度上应该已经有所训练,现在让我们来巩固一下。
(师)默读有速度:
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顾,每分钟进入视野的文字不少于400字,一气呵成读完全文。
(生)(默读)。
(师)读完了,大家能否用一句话告诉我,牧羊人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奇迹?
(生)老人在一片废墟上种树,把这里变成了一片沃土。
(师)种了多少年?
(生)35年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文章第(15)段中说“1910年种的橡树,已经长得比我都高”,(19)段说“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
(师)是啊!牧羊人35年如一日在这片废墟上默默种树,终于把那片荒漠变成了绿洲。35年的悠悠岁月,多么漫长,文章却只在2000余字中就让我们清楚地知道了这样一个奇迹。作者重点叙写了几次遇见牧羊人的经历?
(师)默读要动笔
动笔圈点勾画,圈出关键词语,画出重点语句,弄清文章的来龙去脉。请同学们找到“我”三次见到牧羊人的时间、牧羊人的情况和高原的情况。
(生1)第一次见到牧羊人是在1913年,牧羊人孤独、安静地生活。周围是光秃秃的废墟。
(生2)第二次见到牧羊人是1919年,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朗。当年种的一万颗橡树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
(生3)第三次见到牧羊人是1945年,牧羊人已经87岁。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
(师)“我”为什么要多次去见牧羊人呢?牧羊人在这里创造了什么样的生活吸引了我?请大家默读文章(3)到(6)段。
(生1)“原来是一个牧羊人,他周围有三十来只羊,懒懒地卧在滚烫的山地上。”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是自由的。
(生2)“他从一口深井里给我打了一些水,井水甜丝丝的。”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是恬静的。
(生3)“餐具洗得干干净净,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是精致的。
(生4)“他刚刚刮过胡子。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是闲适的。
(师)我发现有一类词特别适合表现牧羊人的这样幸福、舒适的生活方式。哪一类词?
(生)叠词。
(师)叠词:读起来有音乐的韵律美,具有悠远绵长的韵味。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对叠词的品读,确实能感受到牧羊人为自己经营了一个如此幸福、舒适的小天地,那么这个小天地之外真实的环境是怎样的呢?第二段中有没有叠词也能表现这一点。
(生)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师)能否用第(2)段中的一个词来概括他所处的环境?
(生)废墟
(师)那么什么是废墟呢?结合第(2)段内容来猜一下?
(生)曾经有人住过,但是现在却被破坏了。
(师)老师看过这部原著影片,名字叫《植树的男人》,这里是因为常年遭受自然环境龙卷风的袭击,气候异常干燥,寸草不生。人们经受不住,都带着失落和怨恨纷纷离开了这个地方。但是牧羊人留下来了,而且还在这片废墟上创造了幸福、舒适的生活。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那么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三、再次默读,废墟探访,见证奇迹。
(师)请同学们默读(7)到(18)段,这一部分文字很长,请同学们进行过滤性的默读。
(师)默读需过滤。
在研究特定的问题时,要心无旁骛,迅速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内容,找出与阅读目的有关的内容。继续用文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课下能力提升十七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课下能力提升十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课下能力提升十三经典力学的局限性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课下能力提升十九机械能守恒定律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课下能力提升十二卫星的发射和运行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课下能力提升十五功率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课下能力提升一曲线运动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课下能力提升十八动能和动能定理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课下能力提升十六重力势能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课下能力提升十四追寻守恒量__能量功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7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3《植树的牧羊人》教学实 录(默读、勾画、批注、关键句) 新人教版.doc
- 2017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3《植树的牧羊人》教学案例 新人教版.doc
- 2017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3《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 2017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3《植树的牧羊人》教案及反思 新人教版.doc
- 2017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0 狼练习(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2017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 济南的冬天教案 新人教版.doc
- 2017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2《穿井得一人》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doc
- 2017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济南的冬天》教学实 录 新人教版.doc
- 2017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3 雨的四季教案 新人教版.doc
- 2017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4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1 新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