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诊断学-尿液检验
* * 4.病原体 (1)尿液直接涂片法:取新鲜尿液,离心沉淀,涂片、干燥后染色镜检,若平均每个油镜视野1个以上细菌,即认为细菌数105/ml,为尿菌阳性。不能检测尿细菌数105/ml的患者。 (2)尿细菌定量培养法:加于琼脂培养基混匀,置培养箱中一天后作菌落计数,凡菌落计数105/ml为尿路感染;菌落计数l04/ml为污染,称假阳性;如菌落计数在104/ml~105/ml者不能排除感染。 * * 若有多种细菌生长,即使菌落计数105/ml,也应怀疑污染。 另外对L型菌株、真菌及厌氧菌可采用相应特殊培养基培养进行计数。 (3)其他特殊染色,比如肾结核时找结核杆菌,淋病时尿液中找淋球菌。 * * (五)尿细胞计数 1.? Addis尿沉渣汁数 标本收集 留取夜间12小时尿标本,如酸性尿液中尿酸盐结晶析出,可浸入温水中片刻,碱性尿液中磷酸盐结晶析出,可加1%醋酸1~2滴,纠正至刚呈酸性,使磷酸盐消失。 参考值 红细胞50万/12小时;白细胞l00万/12小时;管型(透明)5000/12小时。 临床意义 各类肾炎细胞和管型数可由轻度至显著增加。肾盂肾炎、尿路感染和前列腺炎时白细胞增高显著。 * * 2.1小时尿细胞排泄率测定 患者照常工作、学习、不限制饮食,准确留取下午3小时的全部尿液,按上法计数后除以3而得出1小时细胞排泄率。 参考值 男性红细胞3万/h,白细胞7万/h;女性红细胞 4万/h,白细胞14万/h。 临床意义 肾盂肾炎白细胞排出增多,可达40万/小时,急性肾小球肾炎红细胞排出增多,可达20万/小时。 * * * * 8)体位性蛋白尿: 直立时出现,卧位时尿蛋白消失,无血尿、高血压、水肿等异常表现。 直立试验:排空膀胱留尿送检。然后取直立位,后枕及足根靠墙,后腰部垫一小枕使腰部前挺,15~20分钟后再留尿,如尿蛋白直立前阴性,直立后显著增加为阳性。定量检查更准确。 常见于青春发育期少年,部分病人经肾活检发现可有轻微的组织学异常,轻型肾炎和肾炎恢复期也可呈直立性蛋白尿。 * * 2.尿糖 原理 正常人尿内有微量葡萄糖。当血糖浓度超过8. 88mmol/L(160mg/dl)时,尿中糖量增高,此时的血糖水平为肾糖阈值,是部分肾单位重吸收功能达到饱和时的血糖浓度。葡萄糖尿可因①糖代谢异常使血糖升高超过了肾糖阈所致;②血糖虽未升高但肾糖阈降低致肾性糖尿。 参考值 正常人尿内含糖量为056~5.0mmol/24h,定性试验阴性。若定性方法测定尿糖为阳性,称为糖尿,指葡萄糖尿。 * * 临床意义 (1)血糖增高性糖尿:①糖尿病: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各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出现糖尿。②其他使血糖升高的内分泌疾病,如甲亢、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肢端肥大症等均可出现糖尿,又称为继发性糖尿。③其他:肝硬化、胰腺炎、胰腺癌等。 * * (2)血糖正常性糖尿(肾性糖尿) : 血糖浓度正常,肾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功能减退,肾阈值降低所致的糖尿。见于: ① 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肾炎 ②家族性糖尿,先天性近曲小管对糖的重吸收功能缺损; ③妊娠时,细胞外液容量增加,近曲小管重吸收功能受到抑制。 * * (3)暂时性糖尿: ①超过“肾阈值”的生理性糖尿,如大量进食碳水化合物,或静脉注射大量葡萄糖后可一时性血糖上升,尿糖阳性; ②应激性糖尿,颅脑外伤、脑出血、急性心肌梗塞时,肾上腺素或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或延脑血糖中枢受到刺激,可出现暂时性高血糖和糖尿。 * * (4)其他糖尿:乳糖、半乳糖、果糖、甘露糖及一些戊糖,进食过多或体内代谢失调使血中浓度升高时,可出现相应的糖尿。肝硬化时,出现果糖尿或半乳糖尿。妇女哺乳期时,乳腺产生过多乳糖,形成乳糖尿。 (5)假性糖尿:尿中不少物质具有还原性,如维生素C、尿酸、葡萄糖醛酸或随尿排出的药物如异烟肼、链霉素、水杨酸、阿司匹林等,可使Benedict试剂中氧化铜还原成氧化亚铜,呈阳性反应,此种情况称为假性糖尿。 * * 3.酮体 原理 酮体是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的总称。是体内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脂肪酸彻底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当体内糖分解代谢不足,脂肪分解活跃但氧化不完全可产生大量酮体。在某些生理和病理情况下,脂肪动员加速,肝对脂肪酸氧化不全,血酮过多从尿中排出而形成酮尿。实测 :乙酰乙酸和丙酮,方法:朗格法 ( Lange) 、酮体粉法、试纸条法 参考值 尿中酮体量为0.34~0.85mmol/24h(20~50mg/24h),阴性。 * * 临床意义 ①糖尿病性酮尿,糖尿病人出现酮尿,应考虑酮症酸中毒,是昏迷的前期指标,服用双胍类药物(降糖灵 使脂肪代谢氧化不完全)有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