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后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国后说

三国后说 早就想去游览南京前些年修复的王、谢故居,但直到今年的元宵节才得以成行。从市内乘1路公共汽车到夫子庙站下车后,穿过熙熙攘攘的贡院街和夫子庙广场,走过秦淮河上的文德桥,一个小门楼上方的“乌衣巷”三个字便显现在眼前。 “乌衣巷”三个字不大,但颜色较为醒目,所以比较容易看见。进得楼门,才发现这乌衣巷原来是一条小巷,大概只有一米多宽,小巷两旁是些旧式民房。往巷内再走十几米,右边便出现一个院落,这就是著名的王、谢故居了。 进入故居,才发现这是一个很小的院落,院内面积大概不到一百平方米,院中有几株花草点缀,院子四周是三栋中国式的两层小楼,楼上、楼下各有两、三个游人。院落的结构有点象北京的四合院,只是显得要小得多,也显得很局促。我想重建这个故居时,大概找到了关于王、谢府邸的有关记载;丞相府如此之小,想来是因为王导、谢安都淡泊名利;但转念一想,从“工作需要”的角度出发,皇帝恐怕也不会同意丞相住在这么个地方;这儿分明是一个小财主的宅院,让丞相去住岂不是丢国家的面子吗?看来还是下面这个原因:晋朝偏安于江南后,已经财力俱尽了。但后来又想到,吴主孙皓在晋朝大兵压境时,尚能“作昭明宫,工役之费,以亿万计”,东晋不会连建个正儿八经的丞相府的钱都没有。因此,王、谢故居为什么这样小,我思索再三,也还是想不通。 也许咱们中国的事情本来就没法想通。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焚书坑儒又统一了思想,看来这皇位定可以传之万世了,没想到却二世而亡。晋惠帝是个白痴,当臣下报告他“天下荒馑,百姓饿死”时,他反问道:“何不食肉糜?”可是却做了皇上。隋炀帝多才多艺,自以为神圣英明,后代却说他是个暴君。司马懿父子从曹氏手中夺取了天下,曹氏君臣视他们为乱臣贼子,司马氏却说自己是天、人归心。世事大抵都是如此,因此王、谢故居是该大还是该小,看来也就不必多费脑筋了。 但是,王导、谢安,历史上倒是确有其人,他们都是晋朝中兴的名臣。如果没有王导,中国历史上可能就不会有东晋;如果没有谢安,恐怕江东父老那时也已经披发左衽了吧。西晋以后,王导、谢安为司马氏保住了东南半壁江山;但是这长江以北,却是“五胡乱华”,狼烟涨天了。 古人云: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一统归大晋”以后,这大晋也实在短命,只活了五十年便一命呜呼了;而且这五十年中,只有十年没动兵革。五十年后,皇室的一个后代十分幸运地逃到了健康,也即今天的南京,在王导们的帮助下,依靠长江天险总算阻住了胡人的进攻。这位皇室后代就是东晋元帝。鲁迅先生曾将中国历史分为“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我想大唐盛世一定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五胡乱华”时期一定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但这西晋,鲁迅认为它到底属于哪个时代,我可就说不准了。 这西晋,便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以后重归统一的时代。不管怎么说,开国皇帝司马炎能够削平东吴,想来他一定是个聪明人。当晋军攻灭东吴的捷报传到长安时,他“执杯流涕曰:‘此羊太傅之功也。’”他并没有把这天大的功劳记在自己的帐上。由此看来,他还是一位明主。其实,如果不是他善于纳谏,明于决断,调度有方,灭吴之战决不会打得那么漂亮。然而天下一统以后,他就不由自主地摆起皇帝的架子来了。据史书记载,“帝于平吴之后,怠于政事,颇事游宴”,“选吴孙皓宫女五千入宫,掖庭殆将万人。尝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晏寝,宫人竞以竹叶插户,盐汁撒地,以引帝车。” 以羊拉车,大概是晋武帝所发明的。但这发明却不是用来搞运输的,而是皇帝寻欢作乐腻了,想出来的新花样。你看,皇帝连找哪个后宫来作乐这点脑筋也懒得花了,竟然叫羊去为他决断,这皇帝做得也真是舒服。然而有些人总以为离了皇帝地球就不转了,可是我真不知道皇上能为臣民们干些什么好事。我们再看晋武帝,他是那么信任他的羊,但那羊真的是他的忠臣么?那羊心中恐怕不会有皇上,而只有肥草、嫩竹。有人说妇人是头发长,见识短,我觉得此话并不可信;你看那些眼巴巴地等着能博皇上一笑的后宫们,也知道用竹叶、盐水去给皇帝的御羊行贿,以图多得一点恩泽;她们根本不信什么《女儿经》、圣贤书上的那些鬼话。然而这后宫万人之中,得沾雨露的又能有多少呢?可怜这数千佳丽,就要在皇宫中活守寡一辈子了。天下统一固然是好事,但不知对草民们到底有什么意义。就说那五千吴娃,也不过是离了狼穴,再入虎口罢了。当然,贤臣们老爱说,皇上总是英明的,去年有圣谕,今年有赦令,没有皇上,百姓早就活不成了。然而又有古书上说,帝尧“仁如天,智如神”,“大开言路,修明庶政”,不久果然是天下大治。“有老人击壤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由此看来,残暴之君在位,臣民颂他为救星;仁德之君在位,百姓视他为赘疣。到底哪种看法正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