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薛生白湿热病诊治学术思想PPT
* * 三、湿热变证类证证治 一、变证 薛氏在湿热证提纲自注中说:“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病在二经之里者,多见厥阴风木。……故是证最易耳聋、干呕、发痉、发厥。皆是湿热证兼见之变局。” 湿热病以阳明太阴(脾胃)为主—(少阳厥阴)变证—痉厥、呕吐 * * 变证、类证(2) 1、湿热致痉 [原文]4 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宜鲜地龙、秦艽、威灵仙、滑石、苍耳子、丝瓜藤、海风藤、酒炒黄连等味。 本条讨论湿热夹风侵入经脉致痉证治。 证候: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 治疗:祛风清热胜湿-重用祛风药 * * 变证、类证(3) [原文]6 湿热证,发痉,神昏笑妄,脉洪数有力,开泄不效者,湿热蕴结胸膈,宜仿凉膈散;若大便数日不通者,热邪闭结肠胃,宜仿承气微下之例。 本条讨论湿热化燥,阳明里结波及厥阴而发痉厥证治。 证候:发痉,神昏笑妄,脉洪数有力。 治疗:热结胸膈—仿凉膈散,清除胸膈实热。 热结肠腑—仿承气汤,攻下泄热。 开泄不效者指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等清心开窍之剂无效,又未言舌红绛,证明本证非邪入心包。 * * 变证、类证(4) [原文]34 湿热证,七八日,口不渴,声不出,与饮食亦不却,默默不语,神识昏迷,进辛凉 开泄,芳香逐秽,俱不效。此邪入厥阴,主客浑受。宜仿吴又可三甲散,醉地鳖虫,醋炒鳖甲,生僵蚕、柴胡、桃仁泥等味。 本条讨论湿热病后期络脉凝瘀,气血呆滞,灵机不运证治。 证候:口不渴,声不出,与饮食亦不却,默默不语,神识昏迷。 * * 变证、类证(5) 治疗:活血通络,破滞散瘀。 仿吴又可三甲散 词解: 主客浑受—源于吴又可《温疫论》“主客交病”。“主”指人体营血,“客”指病邪。指久病正虚,湿热之邪久留与人身营血相混而形成络脉凝瘀的一种病理状态。 * * 变证、类证(6) 2、湿热致呕 [原文]15 湿热证,四五日,口大渴,胸闷欲绝,干呕不止,脉细数,舌光如镜,胃液受劫,胆火上冲。宜西瓜汁、金汁、鲜生地汁、甘蔗汁,磨服郁金、木香、香附、乌药等味。 本条讨论湿热证胃阴受伤,肝胆气逆证治。 证候:口大渴,胸闷欲绝,干呕不止,脉细数,舌光如镜。 薛氏云:“一清阳明之热,一散少阳之邪。” 治疗:滋养胃津,疏通肝胆气机。 * * 薛生白学术思想研究 * * 薛生白与《湿热病篇》(1) 薛生白生平 清代著名医家,字生白、号一瓢(薛雪) (1681---1770年),江苏吴县人。 医著《医经原旨》、《膏丸档子》《湿热病篇》、 《薛生白医案》。 主要学术思想 * * * * 薛生白与《湿热病篇》(2) 主要学术思想 湿热病发病之內外因学说 阐明了湿热病发生发展规律,其病变中心在脾胃,常引起厥阴、少阳的病变。 精辟地概述了湿热病邪“蒙上、流下、上闭、下壅”以及闭阻三焦的特点,提出了治疗原则 创造了湿热病瘥后调理的辨治方法,使湿热病的辨治体系更臻完善 诊断上重视舌诊 * * 《湿热病篇》原文类编 湿热病提纲 邪在卫表 邪在气分 邪入营血 变证、类证 后期调理 * * 4.胸痞 此痞常为胸脘并见,肺脾同病也。 5.口渴不引饮 湿阻液不升而口渴,湿饮内留则不引饮,若热重则引饮。 6.舌白 湿热病初起舌白,发展可呈黄苔,湿盛胃浊上泛则白腻,湿蕴化热则黄腻。 此六大症中胸痞、舌白是决定性的: 苔是判断湿邪存在与否的关键 痞满存在于湿热病全过程 寒热可区分邪在表在里 汗、渴则为病情轻重之辨 * * (一)湿热病的病因与发病 湿热病是“内外合邪”而发病 外因--------湿热病邪 内因--------素体脾胃失调,湿邪内停 (二)湿热病感邪途径 “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病邪首犯部位“邪由上受,直趋中道,故病多归膜原” (三)湿热病病机特点 病变中心在脾胃--湿热熏蒸,脾胃升降失司 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 * (四)湿热病正局与变局 正局:湿热病以脾胃为中心,病在气分为正局。原文所列六种症状为湿热病正局初起 的见症。 变局:涉及少阳、三焦、厥阴的证候。耳聋、呕逆、痉厥等 * 二 邪在卫表 [原文](二)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宜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薄荷、牛蒡子等味。头不痛者,去羌活。 自注:身重恶寒,湿遏卫阳之表征,头痛必夹风邪,故加羌活,不独胜湿,且以祛风。此条乃阴湿伤表之候。 本条论述湿伤于肌表,郁遏卫阳(阴湿)证治。 证候:恶寒无汗,身重头痛。 治疗:透表化湿 本证与伤寒表证鉴别,二者均见恶寒无汗。 阴湿伤表—表现为身重,苔白腻、脉濡 伤寒表证—表现为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浮紧 词解:阴湿—湿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证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苏州联控LNC820 860用户手册.pdf
- 汽修厂空气压缩机安全操作规程.docx VIP
- 汽车底盘异响故障诊断方法.pptx VIP
- 成人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pptx
-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试题-20以内加减法 (1).doc VIP
- 卫星遥感数据的云及云阴影检测-孙林老师.pdf VIP
- 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编制培训.ppt VIP
- 22MR601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pdf VIP
- 2025年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二单元测试卷-西师大版(含答案) .pdf VIP
- 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0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讲义) .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