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地下水资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讲地下水资源

第十二章 岩溶水(Karst water) 第一节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与影响因素 一、发育的基本条件之一:岩层的可溶性及影响因素 ??作为被水流改造的对象,可溶岩的成分与结构是控制岩溶发育的内因。 ??岩层可溶性的控制因素有: ??可溶岩层的成分划分有,碳酸盐岩、灰岩、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白云岩等;从结构分有,豹皮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厚层状灰岩,薄层状灰岩等。 ??可溶岩的透水性:岩石或岩层必须有裂隙发育,水流才能进入其内进行溶蚀。通常初始裂隙或断层发育决定了最后岩溶发育,即洞的分布特征。 二、发育的基本条件之二:地下水具有侵蚀能力 ??分析碳酸盐岩、水、二氧化碳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岩溶化过程的关键。这是一个涉及固、液、气三相的复杂化学体系,其化学过程通常以体系为例进行分析。主要反应可以用下图来概化(开放体系中的碳酸平衡过程): ???? ????插图12-1 开放体系中的方解石溶解的基本物理化学模式 ??在上述模式中:以水为中心的两条平衡途径,分别产生: ??第一条途径是大气与水的平衡,使水中增加和; ??第二条途径是岩石与水的平衡,使水产生两条平衡途径中生成的、结合形成,使碳酸平衡体系向溶解方向进行(插图12-1中的黄色箭头) ??影响因素——从上述平衡模式分析 ??含量:的参与是岩溶发育的重要前提。一方面当溶入水中形成碳酸,或水含有其它酸类时,水对碳酸盐类的侵蚀能力明显增高;另一方面,水中溶解越高,上述第一条途径向岩石溶解方向发展。[来源主要是浅层大气与土壤层,深部来源尚无定论] ??水的流动:具有一定侵蚀能力的水如在碳酸盐岩中停滞而不与外界发生交替,水的侵蚀能力终将因碳酸盐溶入水中成为饱和溶液,而丧失其侵蚀性;因此,水的流动是保证岩溶发育的充要条件。只有不断更替不具侵蚀性的水,并将溶蚀与侵蚀的物质带去,才能留下空洞(产生岩溶)。 第二节 岩溶水系统的演变一、地下水流对介质的改造 ??一、地下水流对介质的改造 ??岩溶水与孔隙水裂隙水最大的不同,就是其介质可以被改造,水流特征不断变化,介质特征也不断变化。 ??差异性溶蚀:地下水流对介质的改造的过程可以用达西定律(V=K I)来分析,设想有个初始的介质场(K),在水流不断作用下,V、K、Q 都会发生变化,如插图12-1所示: ???? ????插图12-1 介质改造原理示意 ??介质的改造,K将不断增大,伴随流速加大,从而水流不断汇集。 ??水流对介质的改造,从系统动力学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正反馈过程。 ??改造与破坏: ???? ??差异性溶蚀的改造,水流愈来愈集中在少数通道中,少数通道则优先发展为溶洞。 ??差异性溶蚀改造过程,中后期伴随着机械破坏过程: ??插图12-2 演示大型溶洞形成过程的机械破坏 ??溶蚀破坏与失稳的破坏(图中中心白色圈与水位,兰色区为失稳范围) ??垮塌物质部分由水流携带搬走(兰色区失稳,垮塌,水流搬走,水位下降为兰色;此时,黄色区域为失稳区,进一步作用,黄色区垮塌,物质水流搬走,水位下降为黄色线),最后形成大型溶洞。 ??大型溶洞形成机械破坏起重要作用 ??地下水流对介质改造的作用结果: ??介质改造愈强烈,机械破坏也愈强 ??介质改造后,地下岩体中出现各种规模洞穴(插图12-3) ??地表形成溶斗,落水洞以及各种规模的洼地,汇集降水水(插图12-3) ??介质导水能力增加,地下水位总体下降,水面以上岩体或洞穴失去进一步发展的水动力条件。 ??地下河系发生袭奇,河系归并,地下河系流域不断扩大。 ???? ????插图12-3 介质改造结果——典型岩溶水系统结构概化图 二、岩溶水系统演变过程(流动系统) ??岩溶水系统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岩溶发育初期流动系统、局部岩溶水系统形成、岩溶水系统的袭夺、统一的地下水河系的形成。 ??一个理想的岩溶水系统发育演化的整个过程(图12—5)为例分析。 ??初期流动系统(图12—5a):地下水在原有的孔隙—裂隙中流动,流动系统与流网特征,取决于初期裂隙发育和势源汇的分布,通常与连续分布的孔隙或均匀发育的裂隙流场特征一致。 ??局部岩溶水系统(图12—5b):随着差异性溶蚀的进行,岩溶水自组织现象出现。当裂隙溶蚀扩展到一定程度,形成与局部地下水流动系统相适应的多个地下管道系统(地下河)(图12—5b)。 ??岩溶水系统的袭夺(图12—5c):在多个管道局部系统上,侵蚀基准低的地下河势能较低,构成较强的势汇,吸引更多水流,地下分水岭发生偏移。溯源溶蚀的发展,低势地下河系的流域不断扩展,扩展到与另一侧(地势较高)的地下河时,便发生袭夺,地势较高系统成为低势地下河系的一个部分(图12—5c)。 ??统一的地下水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