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姓氏趣谈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姓氏趣谈精选

三年级综合实践 有? 趣? 的? 姓? 氏1、使学生了解姓氏的来源,名字的含义等社会基本常识。 2、初步掌握利用资料、文献等进行研究的方法。 3、使学生认识父母给自己取名字的意义和愿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4、加强学生对姓氏历史的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尊重长辈、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有趣的姓氏;统计本班学生姓氏;百家姓。 教师准备:搜集有趣的姓氏并制作教学课件;统计全校同学的姓氏、教师姓氏。 活动过程: 确定主题: 教师可用谈话导入主题,也可用身份证、户口簿等导入关于姓名的主题。 开展活动,指导学生展开调查 1、认识家庭成员的姓名 (1)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包括父母、长辈、自己的姓名。 (2)实地询问或走访等方式调查以曾祖父为起点的家族繁衍发展情况,了解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姓名及家庭成员姓名的含义。 (3)分清自己的姓氏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4)通过调查、访问、查阅族谱等方法了解自己姓氏的分布情况:? 2、了解班级姓名情况 (1)、对班级中同学的姓氏作一统计: 班级总人数 ( )个 班级姓氏数 ( )个 重复姓氏数 ( )个 排在前三位的姓氏 最少见的姓氏 (2)班级姓名字数情况: 班级总人数 ( )人 两个字的 ( )人 三个字的 ( )人 四个字的 ( )人 四个字以上的 ( )人 3、认识我国的姓氏有多少 (1)、上网或查阅图书,找找我国实际使用过的姓氏有多少?至今仍在使用的姓氏有多少?使用最广泛的姓氏有哪些?学生展示。 (师):课前,老师布置让大家统计本班级同学姓氏情况,统计结果怎样,请大家展示一下。学生上台进行展示,并简要说明。教师及时给总结。 教师。 (师):看来,同学们课下都认真进行了资料的搜集,老师,也对我们学校全体同学和老师的姓氏进行了统计,请看统计结果。 (师):全校共有同学,姓氏种类;,姓氏种类达到了。我们学校可以称作是“百家姓”学校了。 (师):百家姓真的就有一百个姓氏吗?你对百家姓知识了解多少?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 (师):中国最早的《百家姓》,是由北宋年间的钱塘书先生所编写,因诵读有韵、琅琅上口,迄今依然和三字经一样,属于蒙学开卷的首选。虽然名为“百家”,这个百家姓版本共收录姓氏504个,其中单字姓有444个,复姓有60个。 (师):由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历时两年,涉及全国1110个县、市和2.96亿人口的姓氏数据调查,按照姓氏使用频率排序的《新百家姓》颁布了。 四、展示有趣姓氏。 我们生活中一些必不可少的东西,俗语说“每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大家知道吗,这七个字也是姓氏呢? (师):大家注意,直到现在仍没有找到姓酱的人,以后我们一起努力,也许会碰到的。 (师):还有一些姓氏是我们常用的数量单位。   器官名称有:头、骨、心、肾、肠、手、爪。   动物名称有:鸭、鸽、羔、狼、鸡、猴、狗、蛇。   气象名词有:雪、风。   日程用品有:瓜、桃、琴、窗、盒、筷、葫,柴、米、油、盐、茶。   性别名词有:雌、男、嫂。   数字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兆。   动词有:笑、揉、猜、拣。   色彩名词:赤、橙、黄、绿、青、蓝、紫……生活中常见的13种颜色,全都是姓。   朝代名称:夏、商、周、秦、汉、魏、蜀、吴、晋、隋、唐、宋、金、元、明、清。   这些稀有姓氏,最多也几十人,最少的只有一位。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姓”本身也成为一个姓氏,而罪、癣、哑、冢、脏、孬、等在常人看来有点“问题”的字,竟然也都被人用作姓氏。在姓氏大省河南,甚至还有“妻、妾、骂、邪、”等姓。   姓氏,是中国文明中一个极为独特的文化现象,每个姓氏背后,都隐藏着一段真实的故事。除了上述这些罕见的姓之外,我觉得,还有五个既非常罕见,又“望而生畏”。   (一)死   据说是倒数第二“小姓”。“死”姓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部,是由北魏时期少数民族的四字复姓发展而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非常避讳这种事情,不愿意张嘴闭嘴“死来死去“的。可是,以此为姓,就没办法了,无非令人产生不吉利的印象。   (二)难   有人统计过,这是中国倒数第一姓。但是,我以为,一家之言,并不一定准确。毕竟很多姓氏,只有一个人。怎么来衡量哪一个姓氏的人数最少呢?这个“难”,读去声。分布在河南四座小村里,世代居住在此的男女老少,全姓“难”。这让外界联想到灾难、困难等不愉快的事情。殊不知,韩国人看来,这就是自己的祖根。据说,河南曾出土过一块南北朝时期的石碑,记载一名鲜卑族官员——难楼。“难”姓随鲜卑北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