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试题.docVIP

单元检测: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元检测: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试题

永州市四中高三历史必修二第1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09年广东历史)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A.魏晋 B.隋唐  C.宋代   D.清代 4. (山东枣庄市2009届高三阶段性检测)下面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图(一) 图(二) 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取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本质上反映了 A.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B.农民生活富裕安逸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11.十六世纪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时,携带一幅世界地图,因中国的位置在图 中偏西,遭到了明朝士大夫的严厉斥责。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闭关锁国政策 B.儒家的中庸思想 C.自然经济影响 D.君主专制制度 12.下面是CCTV《鉴宝》节目展示的两件古代瓷器:图一为“青釉四系瓷罐”,图二为“粉彩开光花瓶”。据你的判断,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专家鉴定团的权威鉴定 图一 图二 A.图一是隋代器物,器形浑厚饱满 B.图二的年代早于图一 C.图二是宋代器物,图案色彩绚丽 D.图二俗称“金宝地” B.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监督取消 C.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打破 D.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 唐长安城 北宋东京城 18、乾隆《元和县志》“(安徽)歙人阮弼在芜湖创立染局,招来‘染人’,分工操作,费用省而获利多,其产品行销于全国各地。”材料说明 ①地域性商人群体较为活跃 ②新的生产关系迅速发展③长途贸易比较发达④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提高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错误的是 A.商朝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且有专职官员市令进行管理 B.唐代“市”中出现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 C.宋代益州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D.明清时期,全国著名的“商帮”是徽商和晋商 20.唐诗《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犹自笙歌彻晓闻。”从诗句中能捕捉到的信息是 A.扬州的草市在当时很繁荣 B.扬州的夜市是当时商业发展的一个特点 C.扬州出现了私人经营的邸店 D.扬州成为唐朝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1.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 ) 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 B.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 C.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D.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22.(09年浙江文综)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3.( 08上海)均田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土地制度,推行该制度的朝代有 ①西周 ②北魏 ③唐朝 ④明朝 A. ① ② B.② ③ C.① ④ D.③ ④ 24. (江苏徐州市2009年第三次调研)郭沫若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