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综合复习 (上学期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
上学期九年级语文集体备课
整体介绍
本册共七个单元,包括五个现代文单元和两个古诗文单元,另有两个附录。每个单元由阅读、口语交际、写作和综合性学习组成。
五个单元的现代文共十九篇课文,包括抒情散文、小说、议论文、书信和戏剧文学。书信是本册教材的新内容。
两个单元的古诗文包括八篇古文和十首古诗词。古文既有先秦诸子百家的作品,也有唐宋八大家中韩柳的散文,还包括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的论文节选。十首古诗词均为唐宋名家名篇。
本册教材有两个附录。附录一列举了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以方便学生掌握和运用。附录二以具体例文介绍了常见的应用文——计划和总结的写作知识。
第一单元教学建议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抒情散文的写法,尤其是象征手法的运用,要把握住本体与象征体之间的联系。这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学时要紧密结合本单元课文,并适当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如《石榴》《白鹅》等,引导学生体昧。
本单元教学,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不断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1.白杨礼赞
这是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作者笔下的景物已不再是纯客观的自然,而是作者眼中和心中的自然,是“人化的自然”。
课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象征手法的运用,要引导学生了解其特点和作用。本文结构严谨完美,作者由环境到外形再到内质,一唱三叹、层层深入地歌咏白杨树。
教学中要抓住“不平凡”这个文眼,引导学生细细体味。
2.囚绿记
本文记述了作者的一段往事,但这篇文章的要旨不在记事,而在通过记事咏物抒情。
从表层看,文章记述了作者因赏绿、爱绿而囚绿、放绿的过程,更记述了作者囚绿之后的细腻的情感变化。从深层看,绿色是生命的象征,作者正是借助对绿色的咏叹,抒发了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
教学中,要抓住作者对“绿”的情感这一线索,进而把握作者的内心世界。
口语交际、写作和综合性学习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活动和写作都强调“抒情”。教学中,可以将二者统筹考虑,先“畅谈”,然后在此基础上撰文“倾吐”。要注意引导学生谈真话、实话,抒健康向上之情。
本次综合性学习是一次调研活动。把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作为调研内容,其目的:一是降低难度,学生易于操作;二是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老师的辛苦,培养“尊师重教”意识;三是让学生学会调查研究的常用方法,树立调研意识,养成调研习惯。
第二单元教学建议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阅读小说的重点是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主题深刻,人文内涵丰富,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深入讨论。
四篇小说中,《孔乙己》因作品中反映的社会生活距今较远,学生阅读理解上可能有一定难度,可以从丰富时代背景资料入手,化解难度。
5.孔乙己
1.抓住这篇小说的要旨,尤其是揭露社会的病态以期“引起疗救的注意”这一点。
2.把握主题,分析人物,不要仅停留在对孔乙己的分析上,更要分析孔乙己所生活的环境。分析孔乙己身边的人对他的态度,是理解小说主题的关键。
3.小说具有丰厚的人文教育资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审视现实生活,审视自己,思考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弱者和他人的不幸。要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富有同情心,摈弃“劣根性”,继承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
6.一厘米
1、怎样评价陶影这个人物形象? 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人物形象,把握作者对这一人物形象的态度,即作品的价值取向。
2、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热爱父母、理解父母、体谅父母,为父母分忧。
3、细腻的心理描写是这篇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精彩、贴切的比喻是本小说的语言特色。可让学生细细体味,学习借鉴。
口语交际和写作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活动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置活动。话题本身具有可辩性,这为活动的顺利展开提供了有利条件。
续写这一写作方式,以前有过训练。续写《清兵卫与葫芦》,应提出较高的要求。续写,既要符合原著的精神,合乎原著情节发展的逻辑;又要有创意,应鼓励学生写出自己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
第六单元教学建议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疏通文意有一定的难度,在此基础上稍加提示。
要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多鼓励,指出其合理的成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疏通文意的前提是扫除文字障碍,这一点就是重点。
20.秋水
1、让学生反复朗读,直到成诵。
2、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古今意义不同的字词,如“时、于是、望洋”等。
3、语法上的问题,老师应作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以为莫己若”、“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等。
23.捕蛇者说
本课是传统篇目,一事一议,借事说理。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第二段末的“貌若甚戚”和第四段开头的“蒋氏大戚,汪然出涕”这两句可以作作比较,看看同样是捕蛇者的“戚”,在程度上、内容上有哪些不同,这样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哪些作用,等等。
24.诗词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复习试题:浙江省义乌中学201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必修一、二)[人民版].doc
- 复习试题:江西省于都中学2011届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周练(一)历史试题(必修三册)[人民版].doc
- 复习试题:浙江省鄞州中学2011届高三第五次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必修三册)[人民版].doc
- 复习试题:浙江省富春中学2010年10月高三历史测试卷(必修三册)[人民版].doc
- 复习试题: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四次统测历史试题(必修三册)[人教版].doc
- 复习试题:海门实验学校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周考历史试卷.doc
- 复习试题:深圳市育才中学2011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二第一至三单元)[岳麓版].doc
- 复习试题:淄博七中高三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必修).doc
- 复习试题:湖南省衡阳县四中2012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至必修二第二单元)[人教版].doc
- 复习试题:福建省仙游一中2011届高三文综阶段考(五)历史试题(必修三册)[岳麓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