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综合复习 (文言文中的一些文体知识
(第五单元)
文言文中的一些文体知识
1.世家 :主要是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当然陈胜以戍入史家,也是太史公特别关照。
2. 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3.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彩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
4.书:即书信,在我国有着渊远流长的历史.它产生于春秋时代,发展于西汉时期,并出现了一些书信写作名家,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东汉以后,由于发明了纸笔,书信也随同文学一道,逐步向社会下层发展.这时的书信,不仅是一种应用文体,且已发展为书信体散文 ,本文属代表性的骈体散文。
作品流露的思想感情
《陈涉世家》:歌颂农民战争的巨大威力,表现陈胜的伟大抱负、远见卓识、非凡的谋略
《桃花源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幸福生活的愿望(局限性)
《与朱元思书》: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比较阅读)
《捕蛇者说》: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罪行,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局限性)
《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局限性)
《醉翁亭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政治理想)
启示
1.学会关注自然——热爱自然
2.学会关注生活——珍惜生活
3.学会关注人生——理想抱负
4.学会关注社会——和谐发展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文言文常见词语的用法
1.通假字:便要还家 被坚执锐
2.古今异义:阡陌交通 无论魏晋
3.一词多义现象:以、名、于等
4.同义词:悉、皆、咸、具、并等
5.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岁赋其二
名词用作动词:一狼洞其中
形容词用作动词:互相轩邈
动词用作名词:殚其地之出
使动用法:君将哀而生之乎
意动用法:固以怪之矣
文言文常见的句式…
1.判断句:陈胜者,阳城人也。
2.省略句:触草木,尽死,以啮人
3.被动句: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4.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吾谁与归
主谓倒置句:甚矣,汝之不惠
状语后置句:苛政猛于虎也
5.固定结构:非死则徙尔 得无异乎
古代文化常识
一、人名称谓
1.人名:名、字、号、谥号、籍贯、官名
2.称谓:一般称谓、谦称、敬称、特称
二、地名
1.六合:指天地四方(上下东西南北)
2.八荒:指远离中原的地方(八个方向)
3.特殊的地名:江、河、阴阳、中国、九州
4.别称:南京(建业.建康)、开封(大梁.东京)
三、古代职官
四、天文历法(天干、地支)
天干(10个):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地支(12个):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五、科举制度
1.乡试、会试、殿试
2.解元、会元、状元
六、音乐文娱
1.五音:宫.商.角.徵.羽
2.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3.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4.岁寒三友:松.竹.梅
5.花中四君子:梅.竹.兰.菊
七、饮食器用
1.五谷:稻.黍.稷.麦.菽(稻谷麦子高梁大豆玉米 )
2.五味:酸.甜.苦.辣.咸
3.五牲:牛、羊、豕、犬、鸡 (马)
八、风俗礼仪
九、文史典籍
1.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2.五经:《诗》《书》《礼》《易》 《春秋》
3.六义:A:礼.乐.射.御.书.数(B*)
4.史书编写方式: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
5.重要图书:《古文观止》 《资治通鉴》
十、目录辞书
1.《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2.《尔雅》》:我国最早的词典
3.《说文解字》:我国最早的字典
学习文言文常用的方法
1.充分利用工具书及有关的注解
2.学会反复阅读并试着翻译
3.了解作者及有关文化常识
4.学会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精神追求
5.实现两方面的学习要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复习试题:江西省于都中学2011届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周练(一)历史试题(必修三册)[人民版].doc
- 复习试题:浙江省鄞州中学2011届高三第五次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必修三册)[人民版].doc
- 复习试题:浙江省富春中学2010年10月高三历史测试卷(必修三册)[人民版].doc
- 复习试题: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四次统测历史试题(必修三册)[人教版].doc
- 复习试题:海门实验学校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周考历史试卷.doc
- 复习试题:深圳市育才中学2011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二第一至三单元)[岳麓版].doc
- 复习试题:淄博七中高三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必修).doc
- 复习试题:湖南省衡阳县四中2012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至必修二第二单元)[人教版].doc
- 复习试题:福建省仙游一中2011届高三文综阶段考(五)历史试题(必修三册)[岳麓版].doc
- 复习试题:政治文明历程综合练习.doc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共三套)-及答案.pdf
- 食品溯源系统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中的应用案例2025年研究报告.docx
- 星巴克2025年新零售模式体验营销效果评估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融合创新趋势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零部件国产化产业链关键环节技术创新与挑战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连锁超市新业态风险评估与有机农产品销售.docx
- 页岩气开采技术市场细分与竞争格局研究报告.docx
- 基因检测在基因治疗药物研发中的应用与市场趋势报告.docx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标准卷.docx
- 2025年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二)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