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 (古诗词中的虚和实.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总复习 (古诗词中的虚和实

古诗词中的虚和实 诗歌鉴赏专题 古诗词中的虚和实 “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情 景 (虚) (有实有虚) “虚”景,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 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 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 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 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有虚有实的景与虚的情是什么关系?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虚实与比喻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欧阳修《 踏莎行》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虚实与烘托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虚实与对比 姜夔《扬州慢》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诗歌虚实结合与借景抒情、烘托、比喻、对比等艺术手法经常是同时使用 的 小结 凉州词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 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摇过碛, 应驮白练到安西。 1. “无数铃声摇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里.) 2.本诗运用了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虚实结合表现手法类诗歌鉴赏题解题思路 1、分析虚写和实写的画面。 2、通过虚与实的对比、烘托,从而突出或渲染了某种情感。 3、组织答题语言。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参考: “可怜”句紧承前句,本题中之义;“犹是”句荡开一笔,另辟新境。“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鲜明对比,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请从虚与实的角度鉴赏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凉州词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 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摇过碛, 应驮白练到安西。 1. “无数铃声摇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里.) 2.本诗运用了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凉州词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 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摇过碛, 应驮白练到安西。 本诗运用了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 谢谢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鹜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 * * * * * 诗歌中的“实”?景 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