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杭州城市性质与文化特色精选
杭州城市性质与文化特色
杭州文化特色
1、杭州文化特色的表述
杭州城市文化经过千百年的积累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在国内外,人们提到杭州,往往首先想到西湖,西湖作为杭州的象征,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杭州城市文化的特色。围绕西湖产生的丰富文化内涵影响并渗透到整个杭州城市的文化生活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把杭州的城市文化形象地称之为“西湖文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历史悠久,底蕴深厚;(2)开放兼容,形态丰富;(3)雅俗相融,自然和谐;(4)优美秀丽,现代风范。
2、杭州文化特色的论证
(1)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杭州的历史,据考古记载已有10万年以上。自秦建县,杭州已有2200年历史,自隋置州有1400年历史,自元为省会已有700多年历史,其中吴越和南宋定都杭州,历时230多年。杭州文化从新石器时代后期的良渚文化开始,已有五千年历史,在当时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春秋时期,杭州的物质文化,尤其在青铜冶炼、造船、航海、纺织等方面都较先进。五代至宋元,为杭州文化的鼎盛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都居全国领先地位,号称“东南第一都会”成为当时东南沿海的文化中心之一。至明清,“东南财赋地,江浙人文薮”,杭州文化发展在全国已是首屈一指。到近现代,作为国务院首批确认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风景旅游城市之一的杭州,不仅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其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也占有重要一席。
杭州文化,历史的沉淀非常丰厚,古迹繁多,文物丰盛,人文渊薮,人才辈出,素有“人物都会”、“文献之邦”、“文物之地”、“宗教圣地”、“东南诗国”、“书画之邦”等许多美誉。
“人物都会”。杭州历来人才荟萃,特别自宋以来,杭州籍文化名人辈出,如沈括、毕升、喻皓等,更有许多非杭州籍的名人如苏东坡、岳飞、于谦以及章太炎、张苍水、马一浮、李叔同、潘天寿等在杭从政、居住和活动。
“文献之邦”。杭州是我国古代印刷业最发达的地方之一,南宋和元时为全国最大刻书中心,出版印刷为全国之冠。杭州又是著名藏书家和藏书楼集中之地。至明清时,杭州著名藏书家有近30人,著名的有文澜阁,赵氏“小山堂”,丁氏“八千卷楼”和陆氏“丽宋楼”等。近现代以来,杭州的图书出版在全国占居重要地位,浙版图书在全国颇有影响。
“文物之邦”。杭州文物古迹,上溯到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遗址,下至近代共有1000处之多,其中国家级、省重点保护单位49个。同时,集历代文物史料之大成,在杭建有国家级的丝绸、茶叶、官窑、中药四大专业博物馆和大型综合博物馆——浙江博物馆,以及岳飞、苏东坡、章太炎、马一浮等一大批历史名人纪念馆。
“宗教圣地”。在杭州,佛、道、田、基督、天主五大教芸萃一个城市,为全国少见。佛教文化艺术更对杭州的文化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高僧如李叔同名噪全国,更有灵隐寺、净寺等东南名刹,自古杭州便有“东南佛国”之称。直到现在,杭州的佛教、道教仍有很大影响,阳春三月,香客云集,香火缭绕,成为杭州的一道特殊风景。
“东南诗国”、“书画之邦”。杭州历代巨匠迭起,诗人辈出,在浙江乃至全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之位。更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描绘杭州和西湖风光的著名诗词、楹联。杭州的金石书画也是名家荟萃,南宋时,杭州籍画家就占全国画家总数的五分之二,南宋四大画家中杭州人占了三个。至今还有著名的西泠印社和中国美术学院。南宋时,杭州作为全国的文化艺术中心,图书文档设施、宫庭画院、教坊等音乐、舞蹈场所相当齐备。元代,杭州作为戏曲中心,瓦子遍布市区。至清朝,更出现了洪升、陈端生、李渔等著名戏曲创作家和评论家。所有这些,都给杭州文化留下了大量丰厚的珍贵遗产。
(2)开放兼容,形态丰富
历代以来,杭州处于南北文化的交汇点。特别是南宋,北方大批人口南迁,所谓“西北士大夫,多在钱塘”。城市人口结构的变化,形成了南北文化的大交融。南渡人口中,主要有四类人:一是皇室贵族官僚地主;二是军人,南渡名将如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吴阶、吴鳞、刘销、张俊等皆为北方人;三是流寓临安的文人、名士等,如赵鼎、韩元吉、辛弃疾、李清照、李唐、李迪、刘宗古等;四是大小商贾、手工业者和各类伎艺人。这些人把不同层次的北方文化带到了杭州。
杭州文化在自身发展和对外交往过程中,还不断吸取融汇周边其它地区文化和外来文化,北邻吴文化和楚文化、中原齐鲁文化,以及印度文化、伊斯兰教文化、阿拉伯文化、东瀛日本文化等异域文化都在杭州文化中找到影子。近现代杭州文化在东西方文化的撞击、融合中,在保持自己独特个性的同时,开放唯新,逐步显露出现代风采。
作为一个文化城市、消费城市和游览胜地,杭州的文化形态显得五光十色,日趋丰富。除文学、艺术、宗教、风景名胜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