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婆的手纹》练习题
《外婆的手纹》练习题
练习: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胆怯( )虔诚( )临摹( ) 凝神( ) 收拢( )沉淀( )仁慈( ) 附和( )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句中的横线上。虽然……但是…… 不仅……而且…… 无论……都…… 因为……所以…… 只要……就…… 只有……才…… (1)外婆做的衣服_______合身,_______好看。 (2)_______做衣或做人,心里_______要有一个“样式”,才能做好。(3)在我的童年,穿新衣是盛大的节日,_______在春节、生日的时候,_______有可能穿一件新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有一些主持人,明明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却偏偏要盲目模仿港台腔,显得不伦不类。 B.听完他的一番讲述,老林如梦初醒,连声说:“感谢先生指教!感谢!感谢!” C.他当了两年的局长却没干过一件实事,这次被免职,实在是众望所归。D.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有不少蕴含人生哲理、文质兼美的语句。4.根据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填空:外婆做针线活时,衣着是:___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___,身姿神情是:__________________;这表明外婆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2)如何理解文中“外婆依然坚持着她朴素的美学,她以她心目中的‘样式’缝补着生活”: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们说外婆的“手艺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童年时穿打补丁的衣服不感到委屈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外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下面的句子,以“春风”为主题仿写一个句子。 例句:阳光,如同外婆慈爱的目光照射进我的心房。 仿句:春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任选角度,谈谈你的感受。 杨澜去美国采访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崔琦从小在河南农村长大,10岁时,母亲坚持让他离开家乡随亲戚赴香港求学。当时母亲安慰他,麦子熟的时候就可以回家。谁知,这次离别竟成了母子的永诀。“当我问崔琦如何评价母亲当年的决定,以为他会说一些感谢母亲、教育很重要之类的话。崔琦却说他宁愿自己没有离开家乡,这样至少他的父母不会因为家中缺少劳动力而在大饥荒中活活饿死。” 崔琦后悔得流下了眼泪,杨澜也流泪了。她这时多么希望当时聘请的两位美国摄影师能推出近景,来一个特写镜头。让杨澜吃惊的是,在审片时真的出现了这一特写镜头,杨澜问两位摄影师:“你们听不懂中文,你们怎么会拍下这一感人场面?”摄影师回答:“你们不是在谈论妈妈吗?在全世界,‘妈妈’这两个字相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的音乐韦恩 .卡林 李颂译我还记得那天父亲费劲地拖着那架沉重的手风琴来到屋前的样子。他把我和母亲叫到起居室,把那个宝箱似的盒子打开。“喏,它在这儿了,”他说,“一旦你学会了,它将陪你一辈子。” 我勉强地笑了一下,丝毫没有父亲那么好的兴致。我一直想要的是一把吉他,或是一架钢琴。当时是1960年,我整天粘在收音机旁听摇滚乐,在我狂热的头脑中,手风琴根本没有位置。接下来的两个星期,手风琴被锁在走廊的柜橱里。一天晚上,父亲宣布:一个星期后我将开始上课了。我难以置信地看着母亲,希图得到帮助,但她那坚定的下巴使我明白这次是没指望了。 紧接着,我在蔡利先生的手风琴学校开始上课。第一天,手风琴的带子勒着我的肩膀,我觉得自己处处笨手笨脚。“他学得怎么样?”下课后父亲问道。“这是第一次课,他挺不错。”蔡利先生说。父亲显得热切而充满希望。我被吩咐每天练琴半小时,而每天我都试图溜开。我应该是在外面广阔的天地里踢球,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