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监控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Softwar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Tunnel Monitor and Control System.pdfVIP

隧道监控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Softwar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Tunnel Monitor and Control System.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隧道监控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Softwar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Tunnel Monitor and Control System

第32卷第1期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VoL32No.1 2009 2009年6月 JOURNALOFSSSRI Jun 文章编号:1674—5949(2009)01—0059—05 隧道监控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刘天鹏, 肖又发。 (上海交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135) 摘要:隧道监控系统软件开发平台主要分为组态与非组态两种,文中分析了两种平台各自的优缺点,提出采用组 态与非组态组合开发的方案,并结合诸永高速公路东阳隧道群监控系统的开发对软件模块的设计和实现方法进行 了详细阐述。 iFix 关键词:隧道}监控系统I C4,,PLC 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志码:A SoftwareandRealizationofTunnelMonitorandControl Design System LIU Tian-peng.XIAOYou-fa Communications 200135,China) (Shanghai TechnologyDevelopmentCo.,Lt,Shanghai ofturmelmonitorandcontrol softwareare classifiedinto oneand Ahtraet:Developmentplatforms system mainly configuration and 0fthetWO are schemeofmonitorand non-con/igurationone,Advantagesdisadvantagesplatformsanalyzed。adevelopment control and is the ofmonitor softwarethatcombines development system configurationnon-cordigurationpresented.Bytaking andcontroI ofthetunnels on asan andrealizationofmonitorand system DongYangZhuYongExpresswayexample,thedesign control softwaremodulesoredescribedindetail systern control wolds:tunnel;rnonitotand Key system;iFix;C#;PLC o前言 隧道是公路上的特殊路段,空间环境狭窄、光线变化大、视野不清,存在潜在的交通事故危险。因此,建 立功能完善、运行可靠的监控系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国内公路隧道监控系统软件的开发主要有组态开发 和非组态开发2种方式。组态开发方式开发简单,开发出的监控软件人机界面友好、性能稳定,但组态软件 成本高,在灵活性方面比较差,同时代码的重复利用率不高;非组态开发方式灵活性好,代码可继承性较强, 但软件开发难度大,开发所需周期也较长。所以,在兼顾软件成本、开发周期、系统响应速度等方面的需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