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方式的生命周期评价 Life cycle assessment on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纪丹凤馏。夏训峰1,席北斗1,海热提·涂尔逊2,苏婧1
(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
2.北京化工大学,北京100029)
摘要:与填埋、堆肥处理相比。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在减量化和资源化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在未来将成为大
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不同余热利用和尾气处理方式下的生活垃圾焚烧处
理方案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尾气处理系统中,干法、湿法、半干法3种酸性气体处理方式中,湿
法处理的环境影响潜值最小,但是其资源耗竭系数最大。添加SNCR脱氮系统可以在酸性气体净化基础上将环
境影响潜值降低70%左右,而资源耗竭系数变化不大。在单纯供热、供电和热电联供3种余热利用方式中,单纯
供电的热利用效率最低,直摇拱热的热利用效率最高。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生命周期评价
中图分类号:X799.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912l2010)05—0028--05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大,以填埋 有效,但是不能回收能源,同时,因其尾气温度低、易形
为主的处理方式正在与人们抢占着宝贵的土地。目前 成白雾等原因,目前不被广泛采用。余热锅炉利用有发
北京运行的填埋场大部分建成于2000年左右,设计使 电、供热、热电联产3种方式,其能源利用效率各不相
用寿命为10。20年,少数不到10年,城区部分填埋场同。目前我国自主设计的供热锅炉热效率可以达到
存在超负荷运转现象。随着全球资源和环境危机以及 65%,热电联产可以达到50%,而单纯发电的热效率只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出现,使人们不仅仅将城市生活垃 能达到23%。烟气治理方式目前主要应用的有湿法、
圾视为一种污染物而进行处理,而是渐渐地将其作为 干法、半干法,针对NO。的净化工艺有SCR和SNCR
一种可再生利用的宝贵资源[21。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 以及氧化吸收等多种形式,针对重金属和二恶英,通常
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是必然要求。 采用活性炭喷射吸附工艺闱。
生活垃圾的焚烧处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减量化和 分别选取以下6种垃圾焚烧处理方案:(A)余热
资源化处理方式,对解决“垃圾围城”这一难题具有积 发电+干法吸收;(B)余热发电+半干法;(C)余热发电+
极作用,且符合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要求,逐渐成为大中 湿法;(D)余热发电+半干法净化+SNCR+活性炭喷射;
型城市的垃圾处理方式[31。
在同一种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中,采用不同的处理 电联供+半干法净化+SNCR+活性炭喷射,采用生命周
技术和二次污染治理方式,对其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 期评价(Life
Cycle
有着重大的影响。 评价。
影响焚烧处理过程的最主要因素的是二次污染物
排放和资源消耗。其能源回收方式常见的有直接喷水 1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冷却和余热锅炉。喷水冷却的方式对于烟气降温简单 环境管理手段从开始至今,经历了末端管理、过程
作者简介:纪丹风(19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桑沟湾浮游植物生态特征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hytoplankton in Sanggou Bay.pdf
- 桑沟湾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生物有效性 Forms and Bioavailability of Phosphorus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Sungo Bay.pdf
- 桑沟湾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季节变化 Species composition, density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phytoplankton in Sanggou Bay, China.pdf
- 桑沟湾贝类养殖水域沉积物再悬浮的动力机制及其对水体中营养盐的影响 Dynamic mechanism of sediment resuspension with its effects on content of nutrients in water in the shellfish culture area of Sanggou Bay.pdf
- 梭鱼和青鳉鱼ERα介导的雌激素活性比较研究 Comparison of ERα-mediated estrogenic binding activity between So-iuy mullet (Mugil soiuy) and medaka.pdf
- 梭鱼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的评价 Evaluation of nutritional components and quality of Liza haematocheila muscle.pdf
- 森林公园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分析 Analysis on Slow-Traffic System Planning of Forest Park.pdf
- 森林凋落物研究现状及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研究展望 The study and prospects of litterfall in forest ecosystem in the Karst region, Southwest China.pdf
- 榕江特大桥悬拼架设临时加强措施设计 Design of Temporary Stiffening Measures for Cantilever Assembling and Erection of Rongjiang Rivre Bridge.pdf
- 森林生态补偿机制若干重点问题研究 Discussions on Several Issues of Forest Eco-compensation Mechanism.pdf
-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加速碳酸化处理 Accelerated carbona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fly ash.pdf
-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污染特性 Characterization of MSWI Fly Ash.pdf
- 生活垃圾生物预处理对As Pb Cr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Effects of Bio-Pretreatment on Bioavailability of Arsenic, Chromium and Lead in Domestic Waste.pdf
- 生活必需品现场保障数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necessities site ensuring information system.pdf
- 生活污水中BOD5与CODCr关系的区域性差异分析 Reg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OD5 and CODCr in Domestic Wastewater.pdf
- 生活污水培养颗粒污泥的特性研究 Characteristics of Granular Sludge Cultivated by Domestic Sewage.pdf
- 生物三相流化床AO2组合工艺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工程应用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a biological three-phase fluidized bed AO2 process in coking wastewater treatment.pdf
- 生物修复剂在清除海滩石油污染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bioremediation agents in the cleaning of oil-polluted beach.pdf
- 生活垃圾填埋场不同粒径陈垃圾中微生物的分布特征 The distribution of microorganisms in various granules from aged landfill refuse.pdf
- 生物修复石油污染盐碱土壤小试模拟系统中土壤性质与微生物特性变化 Changes of soil properties and microorganism characteristic during bioremediation of petroleum-contaminated saline soil in microscal simulation study.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