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陆源排污口邻近海域异养细菌的组成与分布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 of Marine Heterotrophic Bacteria Nearby Qingdao Land-Based Drainage Discharge Outlets.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岛陆源排污口邻近海域异养细菌的组成与分布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 of Marine Heterotrophic Bacteria Nearby Qingdao Land-Based Drainage Discharge Outlets
第 35 卷 第 6 期 渔 业 科 学 进 展 Vol.35, No.6
2 0 1 4 年 1 2 月 PROGRESS IN FISHERY SCIENCES Dec., 2014
DOI: 10.11758/yykxjz /
青岛陆源排污口邻近海域异养细菌的组成与分布*
①
1,2 3 4 3 5
刘 霜 李永霞 刘旭东 崔正国 王亚楠
孙蓓蓓1,2 宋 帅1,2
(1.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青岛 266033 ;2. 国家海洋局海洋溢油鉴别与损害评估技术重点
实验室 青岛 266033 ;3. 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青岛
266071 ;4. 青岛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青岛 266003 ;5. 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 青岛 266071)
对青岛近海度假区、港口区、养殖区、工业区4 类排污口邻近海域异养细菌的组成与分布
进行了调查研究,采用海洋异养细菌平板涂布培养法分离细菌,基于 16S rDNA 的扩增性DNA 限
制性酶切片段分析(ARDRA)进行聚类筛选并测序鉴定。结果显示,青岛排污口邻近海域可异养培
养的菌株分布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拟杆菌
门(Bacteroidetes) 4 个细菌类群,变形菌门细菌数量占总测序数量的68% ,其中γ-变形菌纲的数量
在变形菌门中占88% ;不同海域中细菌组成与分布有所不同,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细菌种类较少
且各海域分布有所不同,但γ-变形菌纲的弧菌属细菌(Vibrio sp.)在4 类海域中均被发现,占总检测
量的 18.54%,其中溶藻胶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 占弧菌总量的 25% 。不同海域也检测到
V. parahaemolyticus 、V. harveyi 、V. campbellii 、V. parahaemolyticus 等水产养殖业的潜在致病菌。根
据 16S rDNA 系统进化关系和细菌门类聚类分析得到的结论推断,工业区与养殖区海域的细菌组成
和分布相似度较高,推断各海域的细菌组成与排污口类型有一定相关性。
排污口;海洋异养细菌;16S rDNA;弧菌
S9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7075(2014)06-0023-07
陆源入海排污口是指将生活、生产污水排入大海 微生物学一项传统但不可或缺的研究,虽然近年来非
的出口。近年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及人民 培养手段不断发展并在微生物多样性调查中得到广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排污口对邻近海域的环境压力 泛应用,但纯培养仍然是对微生物生理特性和生态功
也日益增大(姜南等, 2013) 。海洋环境对污染物的降 能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因此菌株的分离纯化一直受
解处理能力有限,污染物的经常性超标必然对排污口 到微生物学家的高度重视(田甜等, 2009; Erick et al,
及邻近海域的生态环境及微生物群落构成严重威胁 2008; 王印庚等, 2012; 胡修贵等, 2012)。
(刘慧慧等2013)。 不同时期、不同海域的水质环境不同,其微生物
自19 世纪 30 年代科学家Ehrenberg 首次分离了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也不相同。李筠等(2006)研究了
第一株海洋细菌以来,随着对海洋科学领域的不断研 1999–2000 年间青岛近岸养殖密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近48年来广东春旱的变化 Variation of spring drought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recent 48 years.pdf
- 近50年东北地区极端温度变化趋势 Change trend of extreme temperature in Northeast China for the past 50 years.pdf
- 近50年来呼伦湖水系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Land UseCover Change and Its Eco-environmental Effects in Hulun-Lake Basin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pdf
- 近50年来莱州湾南岸气候变化及环境效应 Climatic Change and Its Effect on Environment in the South Coastal Area of the Laizhou Bay in the Last Fifty Years.pdf
- 近50年长江流域降水日数的演变趋势 FREQUENCY OF RAINFALL DAYS IN THE YANGTZE CATCHMENT IN LAST 50 YEARS.pdf
- 近51a来乌鲁木齐河源区径流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Response of streamflow to climate change at the headwaters of Urumqi River in the Tianshan mountains over the recent 51 years.pdf
- 近5年增强UV-B辐射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Trends in Effects of Enhanced UV-B Radiation on Plants in Recent Five Years.pdf
- 近五年广西茅尾海富营养化成因分析及综合防治对策 Study on Reason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Eutrophication during 2006 -2010 in Maowei Sea.pdf
- 近三十年北京地区人居气候舒适度变化研究 The Changes of Human Habitat Comfort Index of Beijing in Past 30 Years.pdf
- 近代高速列车技术进展 Technique Progress of Modern High-speed Train.pdf
- 青海东部历史时期的自然灾害与LUCC和气候变化 Influence of LUCC and Climate Change for Natural Disaster in the History Time in the Eastern of Qinghai.pdf
- 青海气候变化趋势及对植被生产力影响的研究 The Research on Effect of Climate Change on Vegetation Productivity in Qinghai Province.pdf
- 露天矿山排土场滑坡灾害预警技术 Landslide early-warning model for open-pit dump.pdf
- 青海省公路桥涵水文分区及设计流量公式的修正 Correction on Hydrological Regionalization and Design Discharge of Highway Bridge in Qinghai Province.pdf
- 青海高原季节性降雪中的黑碳气溶胶 Black carbon in seasonal snow across Qinghai Plateau.pdf
- 青石斑鱼肠道菌群研究 Study on the intestinal microflora of Epinephelus awoara.pdf
- 青草沙水库取水口选址与取水方式研究 Research on water intake location selection and water intake mode of Qingcaosha lake.pdf
- 青草沙输水隧道安全施工通风模型及湍流流动特性研究 Study on models of construction ventilation and turbulent flow characteristics for Qing-cao-sha water tunnel.pdf
- 青荣城际铁路双岛港特大桥主桥桥型方案比选 Scheme Comparison of Main Bridge of Shuangdaogang Super Major Bridge on Qingdao-Rongcheng Intercity Railway.pdf
- 青萍在Pb、Cu污染水体植物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Study of duckweed(Lemna perpusilla Torr.) for use in phytoremediation of lead-and copper-contaminated water bodies.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