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变”与“”不变--设计中的传统元素及设计创新.pdfVIP

20125变”与“”不变--设计中的传统元素及设计创新.pdf

  1.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该文档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个人权益,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

“變”與“不變” 中國傳統造物文化中的“和諧”結構系統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柳冠中 2012年5月 “易一名而三義” 變易(世界是變化的系統): 世界是變化的。一陰一陽謂之道。 不易(系統世界的結構規律): 變易中有不易之理,“變化”是現象,“不變”是規律。 簡易(掌握結構規律,以不變應萬變): 規律簡單平易,易知易從,不難掌握。“乾以易知,坤以簡能。 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 有功則可大。” 中國造物文化的特點 劉 勰 “宗經”,“征聖”《文心雕龍》 司空圖:“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诗品》 “持經達變” 中國歷史就是變亂的歷史,“變化”就是中國歷史文化的主 要特徵。由于不斷的“變化”,中國人很早就學會了如何順應“變 化”,如何適應“變化”。 “變”是中國文化的常態,因此中國文 化必定是體現適應變化的。 另一个角度看,中國文化又是惰性極强極穩定的文化,文化 的核心價值一直被保留下來,提倡中庸的儒家思想和提倡人與自然和 諧共處的道家思想共同主導了中國的社會生活和文化藝術。 中國傳統文化中必定有一套適應性系統,或者存在著某種系 統方式來適應“變”,以達到穩定傳承。 所謂“持經達變”的意思是指中 國文化的“變”與“不變”的關系。 “經”:指所體現“應變”的“文 化體系”。“達”即是通達、變通 之途,確切一点,是應對於變化的 外部環境的一種最好的“方法體 系”。“變” 是指文化所對應的 外部環境的“和而不同”的狀態。 系統與變化:“系統”以機制和結構體系來適應變化的。 《易經》: “二進制” 研究萬物變化之“道” 浙江諸葛村按照八卦的方位規劃 中國的“模數化”系統和“模件化”創造 以標准化的零件組裝物品的生產體系。零件可 以大量預製,並且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迅速裝配在一起, 從而用有限的常備構件創造出變化無窮的“總成”。 模數化系統和模件化生產塑造了中國社會的結構 模數體系和模件生產與中國人的生活渾為一體 模數體系有利於造出適應等級、層次的產“物” 元素(element) 模件(module) 結構體系(system) 單元(unit) 序列(series) 總集(mass) 中國烹調可用簡單的原料通過模數化組合形成豐富多彩的食譜變化 建 築 系 統 建 築 系 統 元素(element) 梁、拱、椽、柱等 模件(module) 斗拱、屋頂、蜀柱等 單元(unit) 廡殿、歇山、攒尖等 序列(series) 院落、寺廟、園林等 總集(mass) 村落、城市等 浙江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古代木結構建築構件 建 築 系 統 元素(element) 北京故宫太和殿梁架結構示意圖 建 築 系 統 元素(element) 山西晉城看寺村正覺寺的梁架結構 建 築 系 統 澤州縣西郜古村雕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