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下》:荒诞与狂欢的启示
[摘要]电影《地下》是前南斯拉夫导演库斯图里卡的代表作,影片通过讲述主人公库多、马路哥与娜塔莉之间荒诞且惊心动魄的故事,勾勒出战火中的南斯拉夫共和国从最初的一致对外到内部分裂直至土崩瓦解的过程。影片通过两位男主人公命运的对比,展现了地上社会和地下社会问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探讨了真实与谎言、忠贞与背叛的微妙关系,拷问了战争背景下的人性,对爱情、友情、亲情一一发出质问,内容庞杂,思想深刻。
[关键词]《地下》;前南斯拉夫;库斯图里卡
前南斯拉夫导演库斯图里卡的代表作《地下》是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电影,离奇的故事情节,丰富的影像色彩,使得整部影片个性味道十足;同时,这也是一部充满现实隐喻的电影,虚拟的人物在历史的战争背景下展开各自的人生旅程,表面看似荒诞不经,内里实则寓意深藏。本文试从主题、结构以及艺术风格三个方面浅析影片《地下》,并探索影片背后的深意。
一、主题:意象“地下”的象征意义
影片按照时间顺序,以战争为核心,将情节分为二战、冷战以及内战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 “地下”并非一开始就出现在情节中,而是在马路哥引导下以库多为首的众人来到一家酒馆后才初次出现。画面中,避难的众人提着沉重的行李蹒跚行走,接着切入一家酒馆,马路哥从右侧入画上前敲门,画面左侧酒馆的那面黄色玻璃上鲜明地映出一个黑色的人影,其手部有一支长而尖的东西,不难想象,那是一把手枪。虽然,由于枪口冲着马路哥而使观众产生一种误会即将发生的紧迫感,但被鲜亮的黄色玻璃占据下的这个画面给人提供了大量的奇妙的安全感。因为在这把手枪的背后,是马路哥口中的地下室,也就是呼应片名的“地下”之所在。它并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避难所,它是积极的、强硬的、全副武装的,它的枪口时刻对准外部,它以一种紧张备战的状态迎接来自地上的人们。这种特殊的状态一方面为保护普通民众提供了可能,一方面又暗示着投入“地下”怀抱的人们将长期浸淫在这个充满武装斗争倾向的环境里,身心都将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在第一章中,“地下”一方面是一个实体,是真实存在着的,它用坚强的臂膀庇护了一大批南斯拉夫的普通百姓,保住了他们原本会被战火夺走的生命,就这一意义上来说,“地下”象征了?D战时期南斯拉夫领土上英勇抗敌的军人,他们是国家的卫士,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危;另一方面,“地下”象征了好战和仇恨的南斯拉夫民族的性格,武装斗争和以暴制暴的思想长期控制着普通民众,而其恰好为影片第二章中马路哥编造的谎言和谎言的得以维持扫清了障碍,人们不会去质疑如此之久的战争,相反,他们会鼓足干劲投入到军事生产中去,因为他们的好战思想已经逐步确立起来了。
在这种思想的巩固过程中,第二章“冷战”里,“地下”从一个简单的避难所发展成为一个生产力惊人的军工基地,并逐渐脱胎于避难所而扩大为一个微型社会。撇开地上的战争已经结束不谈,单在地下人们的心目中,战争仍然是持续的,而且战况很不乐观,纳粹法西斯的阴影逐渐扩大。然而,这种“逆境”反倒进一步刺激了地下生产者的斗志,他们越发努力地从事军事生产,给地上的谎言编造者――马路哥,生产出又多又好的枪械、手榴弹、坦克等各种军事装备。此时的“地下”,含义复杂起来。从全局来看,它具有对比的意义,它的存在是基于马路哥的谎言,但又不单是他一人的谎言造成的局面,处在地下的人们自己也发生了变异。他们逐渐适应了这个社会的规则和要求,以库多为例,这一类人是从内心自发地感到应当战斗,当他登上地面的那一刻,就是他大展身手的那一刻。影片中,在马路哥的监视器里,我们可以看到库多一边双眼怒睁一边打呼噜的面部特写,表情虽然恐怖,可是这个细节却十分可笑。战争早就结束了,就算没有结束,人也不至于备战到连睡觉都像库多这样怒睁着双眼。导演有意设计了这个画面,也许是为了用这种夸张的方式传达给观众一个信息:地下的人们已经明显不同于地上的人们,他们不仅是被一个简单的谎言,更多的是他们自身存在的好战心理异化为一群战争狂人,他们与“地下”这一意象的好战、仇恨的意义高度融合在一起。此时,“地下”是“地上”的对立面,象征着和平年代里的一种隐患,南斯拉夫的战争表面上已经结束,可是在这可怕的“地下”,酝酿着一股巨大的逆流,随时随地都会击溃表面的和平。而从“地下”的结构发展上来说,它虽然还是一个实体,但其结构已经越来越复杂,社会的雏形初步形成。
接着,“地下”的社会形态在库多的儿子尤那的婚礼上达到了巅峰状态。地下的人们在婚礼上载歌载舞,情绪即将达到顶点,就在此时,猩猩“索妮”的一发炮弹打碎了“地下”的实体, “地下”社会开始了它的混乱时期。理所当然,战争狂人库多带着儿子兴奋地冲向地上,而另外一部分战斗能力不够的人们则被迫留在地下。此时,“地下”开始残破,枝杈的物体分割着原本完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