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类别代码 HJ520-2010.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废水类别代码 HJ520-2010

HJ 520-2009 废水类别代码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根据环境管理、环境统计、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等工作及各类 水体环境质量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需要,规定了废水类别及与之相对应的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废水信息采集、交换、加工、使用和环境信息系统建设的管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4754-2002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GB/T 7027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T 10113 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 GB 21904 -2008 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J 125-89 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 HJ/T 416-2007 环境信息术语 HJ/T 417-2007 环境信息分类与代码 3 术语和定义 GBJ 125-89 、GB/T 10113-2003、GB/T 4754-2002、HJ/T 416-2007 及 HJ/T 417-2007 中确立的术语 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生活污水 domestic sewage,domestic wastewater 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 4 分类原则 4.1 科学性原则 按照决定废水基本水质特性(主要污染物种类及其浓度)的关键因素——废水来源(污染源)进行 分类。主要按照直接决定废水基本水质特性的行业和工艺阶段进行废水分类。同时考虑环境管理和污染 预防控制等应用过程的需要和习惯。 4.2 系统性原则 将废水类别按一定排列顺序予以系统化,并形成一个合理的科学分类体系。 4.3 可扩展性原则 考虑到不同行业废水排放和水污染防治与管理业务的发展,废水类别应设置收容类目,预留空间, 以保证分类体系有一定弹性,同时为废水分类体系的延拓细化创造条件。 4.4 兼容性原则 充分研究与废水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与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 类等已有相关标准一致。 4.5 综合实用性原则 废水类别划分应从系统工程角度出发,将局部问题放在系统整体中处理,达到系统最优。立足于废 水治理的总体目标,尽量满足污染源监管和污水排放控制的业务管理需求,符合环境统计、排污申报登 记、总量减排控制等实际需要。 1 HJ 520-2009 5 分类方法 5.1 基本方法 基本分类方法遵循GB/T 7027-2002的规定和要求。 5.2 废水分类方法 根据废水来源、所属行业和工艺阶段,采用线分类法进行分类。 废水分类的一级类目按照 GB/T 4754-2002 和 HJ/T 417-2007 中污染源信息类别进行划分,并按 HJ/T 417-2007 中污染源信息类别的顺序排列。包括地表径流等较特殊的废水。其下位类根据行业、废 水性质、水污染防治需要等进行分类。 6 分类编码 6.1 编码原则 6.1.1 规范性 在废水类别代码体系中,代码的类型、结构以及编写格式必须统一。 6.1.2 唯一性 每一个废水类别仅有一个代码,一个代码只表示唯一的一个废水类别。 6.1.3 合理性 废水类别代码的结构要与其分类体系相适应。 6.1.4 可扩充性 对废水类别的编码要留有适当的后备容量,以便适应不断扩充的需要。 6.1.5 简单性 代码结构应尽量简洁,以方便使用者填写,减少微机存贮空间和代码的出错率,提高处理效率。 6.1.6 稳定性 废水类别代码一经确定,应保持不变。 6.2 编码方法 废水类别编码为层次码,每层中采用顺序码。其中,层次码依据编码对象的分类层级将代码分成 若干层级,并与分类对象的分类层次相对应;代码自左至右表示的层级由高至低,代码的左端为最高 位层级代码,右端为最低层级代码;采用固定递增格式。顺序码采用递增的数字码。 6.3 代码组成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