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潍坊市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精选
高 三 语 文
2014.11
注意事项:92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分别填涂在答题卡及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是
A.瞻仰/澹泊 刨除/刨花板 露拙/抛头露面
B.船舷/炫目 角色/角斗士 曝光/曝背谈天
C.芜杂/忤逆 应届/应声虫 扎眼/安营扎寨
D.崔嵬/巍峨 干谒/干细胞 间断/挑拨离间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廖廓 翔实 清凌凌 窸窸窣窣
B.甄别 歆慕 懒慵慵 战战兢兢
C.摭拾 遨游 绿葺葺 面面相觑
D.惊蛰 熨帖 怯生生 天作之和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生活的___________并没有击败李明对音乐的执着,他很感谢老天能够给他一个个这样的经历,让他不断坚强,对音乐更加热爱。
②一个人在青春期读些什么书可不是件小事,书籍、友谊、自然环境三者____________了心灵发育的特殊氛围,其影响毕生不可磨灭。
③新出版的这部《高中生必备古汉语实用词典》的收词____________符合了同学们当前的需要。
A.①辛酸 ②构成 ③大致 B.①心酸 ②造成 ③大致
C.①心酸 ②构成 ③大概 D.①辛酸 ②造成 ③大概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山东最大的客运枢纽站青岛北站的投入使用,青荣城际铁路也即将建成开通,青岛市在山东半岛的铁路大枢纽工程呼之欲出。
B.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足使他无可厚非、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C.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胜任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把它做好,我们就会自愧无能。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还有比这更痛苦的事情吗?
D.电视剧《红高粱》里,于荣光扮演了一个另类县长,这个生逢乱世的县长,理想难以实现,但他用亦庄亦谐的处事态度认真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生姜有驱寒、发汗、止呕、解毒等功效,人体在遭受寒冷侵袭后,泡上一杯姜汤饮服,可促进血液循环,驱走寒气。
B.这辆刚买来不久的汽车本来只有一点小毛病,但送到4S店修了几个小时,也没有修理好,这可把修车的急坏了。
C.教学过程能否实现优化,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最好的方案,并付诸实施。
D.被冠以“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人”的村上春树又一次无缘诺贝尔文学奖,连续6年落选,因此被人们称为“最悲壮的入围者”。
二、(1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说话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天天说话,不见得就会说话;许多人说了一辈子话,没有说好过几句话。所谓“辩士的舌锋”“三寸不烂之舌”等赞词,正是物以稀为贵的证据;文人们讲究“吐属”,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并不想做辩士、说客、文人;但人生不外言动,除了动就只有言,所谓人情世故,一半儿是在说话里。一句话的影响,有时是你料不到的,历史和小说上有的是例子。
说话即使不比作文难,也决不比作文容易。有些人会说话不会作文,但也有些人会作文不会说话。说话不是作文,不能够一个字一个字地推敲,因而不免有疏漏散漫的地方。不如作文的谨严。但那行云流水般的自然,却决非一般文章所及,是怎样一个不易达到的境界!我们的文章哲学里虽有“用笔如舌”这样一个标准,可是古今有几个人真能“用笔如舌”呢?
我国人很早就讲究说话。《左传》《国策》《世说新语》是我们的三部说话的经典。一是外交辞令,一是纵横家言,一是清谈。你看他们的话多么婉转如意,句句字字打进人心坎里;还有一部《红楼梦》,里面的对话也极轻松、漂亮;此外汉代贾君房号为“语妙天下”,可惜留给我们的只有这一句赞词;明代柳敬亭的说书极有大名,可惜我们也无从领略;近年来的新文学,将白话文欧化,从外国文学中借用了许多活泼的、精细的表现,同时暗示我们将旧来有些表现重新咬嚼一番。这却给我们的语言一种新风味、新力量。这时期说话的艺术确有了相当的进步。论说话艺术的文字,从前著名的似乎只有韩非的《说难》,那是一篇剖析入微的文字。现在我们能够随口举出的例子就有俞平伯君的三篇《文训》和鲁迅君的《立论》,这些都是精警之作。
我国人对于说话的态度,最高的是忘言,但也还免不了说话。其次是慎言,寡言,讷于言。这三样又有分别:慎言是小心说话,小心说话自然就少说话,少说话少出错儿;寡言是说话少,是一种深沉或贞静的性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