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软实力决定竞争力1
软实力决定竞争力
作者:龙永图/主编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内容简介
龙永图与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凤凰卫视集团董事局主席刘长乐、阳光媒体集团主席杨澜、《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等中国文化界名流展开思想碰撞,畅谈正在崛起的中国文化软实力。
作者简介
贵州卫视高端对话节目《论道》开播于2007年5月16日,由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担纲嘉宾主持。将龙永图打造成为我国政府前高官“下海”“触电”第一人,这是《论道》区别于国内其他同类谈话节目的最大亮点。龙先生拥有在联合国和外经贸部长期工作的经历,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更是担任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首席谈判代表,他对于国际政治经济风云和经贸规则有着独到的理解。他对经济现象、经济趋势的观察、判断、评论,在国内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
媒体推荐
永图论道,头头是道。——刘长乐(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第一就是天下大道,就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目的论。第二是中庸之道,是方法论。第三是君子之道,是人格论。这三个道加在一起,我觉得是儒家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我相信《论道》这样的节目对于全国都有很好的启发性,把中华文化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余秋雨(著名文化学者 )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价值转型、多元判断共存的时代,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老师真正的职能是什么呢?我觉得是四个字——伴随成长。——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虽然我们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受到的诱惑也很多,得到的困扰也很多,但是我觉得你还是要听自己心里的声音。——杨澜(阳光媒体集团主席)这个节目具有全球的视野,能够在全球的背景下思考中国,起点很高。有一句广告词叫“中国道路,全球价值”,《论道》也正是如此,从中国的具体经验出发,提供全球大背景下的观察。——张颐武(北京大学教授)
伴随学生成长
主持人:我很想问问龙先生,您觉得一个老师应当具备的基础素质是什么?
pnbsp;nbsp;nbsp;nbsp;龙永图:专业素质。他首先必须是一个很正直的人。一个人的知识可以高也可以低,而且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很难说这个人在一个领域永久是权威,特别是现在在一个所谓知识爆炸的时代里面。我觉得对于一个老师,不能够过高地苛求他,因为每个领域太深太深。就像我们学英文,或者搞国际关系,你可以熟悉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但是你未必熟悉中国和非洲的关系。一个人不可能全面,但是作为一个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找到他的相对优势。市场经济讲相对优势,一个企业也好,一个人也好,找不到自己的相对优势,他会很郁闷。但是老师可以帮你,找你的相对优势。所以我觉得在这样一些问题上,怎么样能够找到,而且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这种能力对老师来讲非常重要。
pnbsp;nbsp;nbsp;nbsp;于丹:我们过去说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的主要职能,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价值转型、多元判断共存的时代,我们成人内心也存在很多迷惑,在这种情况下,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老师真正的职能是什么呢?我觉得是四个字——伴随成长。这个“伴随”二字要求的东西太多了,有你的人格,有你的学养,有你对世界的判断力,有你对学生的一片爱心,这里面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伴随是一种尊重。我不认为老师这个身份,就是高高在上的,仅仅有一种教育的使命,和一种纠偏、指明道路的功能。一个真正好的老师,应该对于成长有一种深刻的尊重,在这种顺应之中,对学生有所点拨和提升。也就是说,永远不要做拔苗助长的事情。老师也罢,家长也罢,其实没有资格摆出一个很严肃的面孔说,我走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我的经验就是正确的,你怎么能不听我的话呢,你这件事就是错了。其实有的时候,对于十几岁二十来岁的孩子来讲,都有逆反心理。你跟他沟通的形式,甚至比沟通的内容更重要,就是你给了他什么态度。内容是潜移默化的,但态度本身,他会认为你对成长是尊重还是排斥。
pnbsp;nbsp;nbsp;nbsp;我觉得人有时候也是一种很健忘的动物,其实我们都从苍凉青春走过来,我们都有过这种逆反心理,我们都不喜欢大人指责,但是当多年媳妇熬成婆,我们终于成为家长和老师,我们不自觉就对孩子是这副面孔了。其实想想,我当孩子的时候对大人多反感。所以我心里一直告诉自己,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在大学教书十几年,学生现在经常回来,看起来已经跟我像朋友,大家看着都差不多了。一代一代更小的孩子在进来,但是你面对不管是多年轻的面孔,他带着什么样的彷徨和迷惑,你首先要尊重他的状态,就是他走到今天,他今天的这个样子,就是他合理的存在。你不能声色俱厉地说,你身上就有什么缺点,你必须给我改了,然后你才是完美的。我要求学生是健康的,不是完美的,没有谁是完美的,我们端着多累啊!所以我一直在想,就是作为一个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