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唐宋时期的民族迁徙与民族融合(2课时)精选.pptVIP

第4讲唐宋时期的民族迁徙与民族融合(2课时)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讲唐宋时期的民族迁徙与民族融合(2课时)精选

《地图上的中国历史》 第四讲 唐宋时期的民族迁徙与民族融合 第一节 从“胡越一家”到安史之乱 一、唐代前期的民族迁徙与民族构成 西晋之乱后,南北朝对峙,北方中原地区少数民族政权轮番更迭,形成多民族冲突、融合共处的状况。《旧唐书·高祖本纪》载唐初:“胡越一家,自古未有。” 多民族融合对唐代政治及社会生活的影响,主要有如下几个表现: 首先,唐王朝对兄弟民族之政策比较开放,且比较成功。岑仲勉《隋唐史》总结:1.不强迫同化。2.不掠取俘虏分散为奴婢。3.不使杂处通婚。4.不排斥各族不同之宗教。 其次,李唐王朝在用人上,对各族人员不分彼此,同样信任。如陈寅恪所言:“李氏据帝位,主其轴心,其他诸族入则为相,出则为将。” 其三,唐朝的政治思想比较宽松。容纳百家,并蓄兼收,不但传统的佛、儒、道思想受到同样尊重,而且对于自西域传入的景教、 祆 教、摩尼教和伊斯兰教等,也听任它们在国内传布。 其四,对传统礼教的突破。如保留了鲜卑族“母权制时代的遗风”。 其五,对世俗民风的转移。 如胡服、胡乐。 唐诗《凉州行》 王建 凉州四边沙浩浩,汉家无人开旧道。 边头州县尽胡兵,将军别筑防秋城。 万里征人皆已没,年年旌节发西京。 多来中国收妇女,一半生男为汉语。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 养蚕缲茧成疋帛,那将绕帐作旌旗。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二、安史之乱后的民族迁徙与民族融合 安史之乱是指安禄山(也指安庆绪)、史思明(也指史朝义)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这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 安史之乱爆发后,北方汉人大量南迁。李白《永王东巡歌》诗云:“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此次南迁路线主要有东、中、西二路: 东路自华北平原进人淮南、江南,尔后主要经皖南、浙西金衢盆地进入江西。再分二支,一支南下岭南;一支翻越武夷山进入福建。东路以当时全国交通命脉大运河为主干,兼用汴河、泗水等河流,构成一条宽阔的西北—东南向的水运交通带,将华北平原与淮南、江南连接起来,并向南延伸到江西、福建等地,大批难民涌向淮南、江南、江西。 中路自关中和华北平原西部进入今南阳、襄阳一带,尔后南下,穿过湖北南部和湖南全境,进入岭南。此路北面分别连接首部长安和东都洛阳。从洛阳沿伏牛山东麓南行,道路较为平坦,到南阳或襄阳后,即可乘船沿汉水南下。 西路自关中越秦岭进入汉中地区和四川盆地,需经褒斜道、子午道等栈道。这些道路崎岖难行,但因与长安近在咫尺,一旦都城危急,亦是移民的选择之一。 此次南迁历时一个半世纪,直到北宋初年,人数不可考,但完成了中国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 三、唐代古地图解读 洱海图 (899年) 系根据神话传说绘制,用颜色形象逼真的绘出了双蛇,其内又绘有一鱼一螺,在洱海周围还注出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以及江河的名称。现藏于大理市博物馆。 敦煌星图 (618-907年) 是用红、黑两色绘出,并用符号以圆圈和实点两种形式共绘出1350多颗恒星。前者表示石申和巫咸星表中的星,后者为甘往星表中的星。地图还将北极附近的星画在圆圈上,把赤道附近的星画在横图上,开创了我国星图的科学绘制法。也是世界上现存古老的全天星图。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五台山图 公元947-955年绘于石壁上的彩色壁画地图, 460×1300cm 。表现了五台山佛教圣境全貌,图面主要描绘了五台山的地形和寺庙,图的下部绘出了由太原、镇州通往五台山两条道路。图上还表示了河流、山峰、寺庙、村镇、树木以及名称注记。本图是一幅较早的佛教圣境专题地图,是中国唐代建筑、社会历史和地图绘制的珍贵史料。现藏于甘肃敦煌英高窟第61窟。 第二节 辽夏金的民族迁徙与建国历史 一、风起“松漠”镇“黄龙”:契丹人与辽国 民族起源 北魏时,始见契丹族名。原分八部,居潢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之南,黄龙(今辽宁朝阳)之北。常以名马文皮贡献北魏,并进行贸易。 628年(唐贞观二年)契丹首领摩会率其部落背突厥附唐。此时,契丹已形成部落联盟。万岁通天(696~697)中,契丹别部酋领万荣反叛,武则天征发大兵讨之,借奚及突厥之助,始得平定。是后,契丹附于后突厥。 8世纪中叶后,唐朝由盛转衰,无力顾及对边疆民族的管理。而契丹西北面的两个强邻突厥、回纥,早已分别在8世纪中叶和9世纪中叶衰落,契丹逐步强大。 契丹建国 公元907年,契丹迭刺部的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取代痕德堇即可汗位,

文档评论(0)

pfenejiar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