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南宋中期的诗歌和陆游(板书)精选.docVIP

第七章 南宋中期的诗歌和陆游(板书)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南宋中期的诗歌和陆游(板书)精选

第七章 南宋中期的诗歌和陆游   南宋中期从隆兴和议至韩佗胄北伐失败后的嘉定和议,大约从1164 ~1208年,约44年。南宋中期是南宋文学的高潮期,各种文体都很繁荣, 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第一节 南宋中期诗歌发展概况   一、南宋中期诗歌概况   南宋中期诗歌中兴,创作再度繁荣,出现了陆游、杨万里、范成大、 尤袤“中兴四大诗人”,其中陆游成就最高。   在内容上,爱国诗歌得到充分发展,达到顶峰。 在艺术上,这一时期的诗人几乎都是先从师法江西诗派入手,后又突破江西诗派的束缚,转而师法自然、师法生活。   二、杨万里   杨万里,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员,他开创的“诚斋体”在当时及后代都享有盛名,刻意学习的人很多。杨万里平生作诗达万首,今存4200多首。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的爱国大臣,其家有书房,名“诚斋”,取正心诚意求学之意,后南宋光宗为之题字,故人称其“诚斋先生”。  1、杨万里的文学主张   首先是沿袭发展江西诗派的理论。其次是推崇晚唐异味和半山风格(王安石的“半山体”风格)。再次是那些跳出前人窠臼,师法自然的主张。   从内容和题材上看,杨万里的诗最擅长描写山川风光、自然景色,其次是描写日常生活的片刻感受。   2、诚斋体的艺术风格   杨万里是一个极具创造性和个性的作家。他的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被后人称为“诚斋体”。“诚斋体”诗歌的特征,可以用一个“活”字来概括。以活法取胜并取得巨大成就的诗人,首推杨万里。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取材细小。这是指选材方面。   二是立意奇巧。这是指立意方面。 三是结构曲折。这是指结构方面。 四是幽默谐谑。这是指风格方面。   五是风格清新,语言平易。   杨万里的诗歌也有缺欠,这主要表现在,取材过于细碎,诗料过于狭小,因此表达起来不是太尽太露,就是浅率无味,如《鸦》、《冻蝇》等。   三、范成大   范成大是一个诗、词、文兼擅的作家,尤以诗名。   1、范成大诗的思想内容   范成大存诗1900多首,内容充实,其反映民生和爱国思想的作品,最值得称道。他能从多方面深入而生动地反映人民生活,是中国诗歌史上在这一主题方面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   其反映民生的作品具体有几个方面:   ①反映农民生活的。   ②反映市民生活的。。   ③反映民俗的。   ④借助其它题材,如写景、纪行等,抒发对民生的关怀。   其爱国诗的代表是他出使金国时所写的七十二首绝句。   2、范成大诗的艺术特色   范诗的总特征是全面发展,奄(包含)有众长,风格多样,工稳适度。范诗能把这多种风格糅合在一起,把清新妩丽和奔逸隽伟结合起来,并且达到精工稳健,规矩适度的境界。   范诗在艺术上的不足之处是缺乏个性,难成一家。虽然他的诗,在内容上超过杨万里,但其艺术成就却不及杨万里,更不用说陆游了。 第二节 陆游的生平、创作道路及文学主张   一、 生平和创作道路 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山阴(浙江绍兴)人。1125~1210年,活了85岁。 他的人生经历,可以分为五个时期。   1、 读书学诗期(1125~1153年,即28岁以前)。   2、 应考为官期(1153~1170年,即28~45岁)。   3、 入蜀期(1170~1178年,即45~53岁)。   4、 东归为官期(1178~1190年,即53~65岁)。   5、 退居山阴期(1190~1210年,即65~85岁)。   陆游的创作经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初期是指读书学诗和应试为官时期,主要师从曾幾,从江西诗派入门,注重技巧、词采与句律。这一时期尚未形成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中期是指入蜀与东归时期,以爱国主义为题材写下大量佳作,达到创作的高峰;同时,在艺术上,已脱离江西诗派的束缚,追随李白、杜甫,形成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成为与李、杜并驾的大诗人。   后期是指归居山阴时期,虽然中期的雄健悲壮的作品仍继续,但诗风已有一些变化,更追求平淡自然、挥洒自如的风格。   二、文学主张   陆游的文学主张与他的创作经历密切相关。   首先,是继承发展江西诗派的一面,主张注重法度的严肃写作态度,重锤炼而归于平 淡的写作方法。   其次,是彻底突破江西诗派,悟彻诗在于生活的一面。他认识到,生活才是诗歌创作的真正源泉。“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诗思出门何处无”,“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诗句,就是这种主张的表述。“诗在生活”是具有本质意义的美学原则和创作理论,比江西诗派“悟”到诗法前人和杨万里“悟”到师法自然完全不同,是对中国传统诗论的重要突破和贡献。   再次,是提倡平淡自然,清新古朴的文风。他认为“大巧谢雕琢”,最美的诗以平淡为最高原则。“诗凭写意忘工拙”,“无意诗方近平淡”,“信笔自成章”,“文

文档评论(0)

pfenejiar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