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省质检第一大题古诗文质量分析及下一阶段教学建议 总 体 情 况 稳中有变 趋于平稳 试题难度适中 能体现2010年《大纲》、《考试说明》精神 题干设置指向较为清楚 有利于考生答题 全市平均:名句名篇4.96 文言阅读9.74 古代诗歌阅读2.97 分析一 名句名篇默写部分 整体分析 都在《考试说明》规定的18篇范围之内 新增加的五篇背诵篇目应引起重视,这次省检考查了2篇—李清照《声声慢》、王勃《滕王阁序》 得满分占50%,得5分占2\3 考生在这方面掌握较为扎实 应继续巩固 大多数考生书写较为清楚、规范 存 在 的 问 题 主要错误: (1)错、漏①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 (珮) ( 路 ) ②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 (名) 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遣)(事) (2)串写 、未写 、语序颠倒 、 汉字结构弄错等现象 (3)字迹潦草也较为严重(乎-手) 应 对 措 施 本题属高考语文卷抢分题,因此要多家训练 (1)抓关键字(重点的又易错易混的字) 如: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2)重视生僻字难写字,确保书写正确 如: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3)重视同音字 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反)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忧) (4)联系具体语境 古诗歌的背诵与默写,要关注名句,更要注意这类句子在具体语境中关系,不可孤立应付。既要动口动手又要动脑。 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5)注意语句内部语序 如:(2010年省检)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田园)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长天共秋水一色) 。 分析二 文言文阅读 整 体 分 析 今年省检仍然选用古代人物传记散文来考查 文本选文选自清末光绪年间山西九品巡检官著名廉吏暴方子传,暴方子为官清廉,一心为百姓做事,经常用微薄的俸禄接济当地的穷人,后因反映民意得罪了上司,蒙冤被革职,随后全家竟穷得无米下锅,山西百姓敬佩暴方子的廉洁品格、感激他的平日恩惠,便自发捐米捐柴,冒雪送到他租住的寓所,一时传为佳话。现在在暴方子纪念馆留下“世上穷官谁与比,罢官不见炊烟起”、“勤政爱民弘正气,扬清激浊倡廉风”等后人留下赞誉名联。选文体现了廉政教育思想,符合社会发展与民意,文本思想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体现了高考命题思想,即“关注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具有时代气息”。 2.文本主题明确,题旨分明,层次清楚,语言朴素,对学生理解文本障碍不大,体现《大纲》及《考试说明》的要求,命题难度总体适中,既有考察学生对文言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具一定灵活度,区分度较好,体现命题人文关怀精神,从文言阅读阅卷统计的标准差是2.85,也体现这一点。 3.与去年高考比较本题总分不变,依旧是满分15分,选择题由原来的6分改为9分,增加一道文本人物评价信息筛选题,文言语句翻译由原来9分改为6分。应该说降低了难度,增加了考生的信心。 存 在 的问 题 1.从考生答题结果来看,总体上还是体现了考生对文言文理解掌握情况的,文言阅读平均分9.74分,总体情况较好。选择题完成较好,大部分考生可以得到6分或9分,但文言译题得分不很理想,得分率在3分左右,相当多的考生对第一小题的“尔”、第二小题的“坐”意义判断偏差或曲解,对文本上下文语境关系连接忽视,是造成这次文言文翻译失分的关键。说明考生平时对课内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识记与理解不到位、不熟练。 2.文言文翻译脱离文本,不注重译句需翻译的词与具体文本语境的关系,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4最新篮球规则.ppt
- 2006年中小学中专高中级教师职务评审量化评分-浙江长兴中学.doc
- 2006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述评.doc
- 11地球的宇宙环境课件湘教版必修1.ppt
-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湖南-中国教育在线.doc
- 20082010年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指引京教育.doc
- 2006年ifla世界图书馆与信息大会主旨发言人200中国国家图书馆.pdf
- 2008年工作回顾及2009年工作设想-ohiobagscom.ppt
- 2009-2010学年工商管理学院辅修双学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精品课程.ppt
- 2009年国家精品课程推荐限额分配表高职.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