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中览古精选.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越中览古精选

学习目标: 一、大声朗读,初步感受诗意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二、品读,把握诗人思想、情感 请同学们默读第19页鉴赏提示,思考下列问题: 1、本诗从体裁上分属于_;从题材上分属于_。 2、你认为此诗中哪些字眼透露了诗人的情感态度,应该重读?本诗在结构上与以前学过的绝句有何不同?诵读时应注意些什么??请分析并示范朗读。 3、此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鹧鸪”这个意象在古文中一般有何寓意? 鹧鸪属禽类,与杜鹃,鸳鸯,燕子,鸿雁等齐名,皆为诗词之所宠爱。多产于南方,其形如母鸡,其鸣声悲婉凄切,喜雌雄对鸣。迁客骚人寓鹧鸪以深情,表已之意也。 一曰离别。因其鸣极似“行不得也哥哥”,像佳人执郎之手,泪眼相看,泣声如咽:哥哥,哥哥,你别走。所以常借鹧鸪之意象抒怅惘之离愁; 二曰悲情。因其声凄切,常寓艰难之处境,因此常借其表达惆怅凄凉之心情; 三曰爱情。因喜雌雄对鸣,一唱一和,借此常喻夫唱妇随 。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同:两诗都是览古之作,题材相同,都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盛衰无常的感慨;两诗都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 异:越中一首,着重在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铺陈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抹杀之,转出主旨。苏台一首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现出今昔盛衰之感,所以其构思技巧又各自不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人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 * 越中览古 李白 1.学习诗歌通过意象、意境来表现情感的写法。 2.学习通过对比,表达情感的写法。 《越中览古》写作背景: 诗人游览越中,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历史事件而写下这首诗。 (在春秋时代,吴越两国争霸南方,成为世仇。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卧薪尝胆,誓报此仇。公元前473年,他果然把吴国灭了。这首诗写的就是这件事。) 1、“破”即“攻破”,写出了越王气势之强; 2、“锦衣”一词出自于《史记·项羽本纪》: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衣夜行,谁知之者?” 演化成“衣锦还乡”一语。“尽锦衣”三字,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充分烘托出来; 3、“满”字写出了宫女之多,“春殿”的“春”字, 指时光和景象的美好,但不一定是指春天。 “满春殿”极言当时之盛况。 4、“只今惟有”写出了眼前之景的极度衰败凄凉。 一般的绝句,一、二句为一组,或写景或叙事,三、四句为一组,或议论或抒情,用现代汉语的方式去划分层次的话,一般是一、二句为一层,三、四句为一层,这首诗前三句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显得格外突兀、有力度。在诵读时,本诗二、三两句间的停顿宜短一些。最后一句,“只今惟有”四字要重读,其后应作一顿,然后徐徐吐出“鹧鸪飞”三字,以示其中含无限感慨之意。 答:此诗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本诗从越王破吴胜利凯旋写起,都城中到处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种场景十分繁盛、美好、热闹、欢乐,然而结句突然一转,将上面所写的一切一笔勾销。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胜利、威武、富贵、荣华,现在所剩下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前三句极力渲染当时的热闹繁华,第四句写出今日此地的凄凉冷落,“鹧鸪飞”三字饱含无限的惋惜和感慨,与前三句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怀古的主旨——人事沧桑,盛衰无常!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 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吴王宫里人。 对比阅读 合作探究:请比较下面两首诗在主旨、写法上的异同。 《苏台①览②古》 旧苑③荒台杨柳新, 菱歌④清唱⑤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吴王宫里人⑥。   ①苏台:即姑苏台,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②览:观览。   ③旧苑:指苏台。苑:园林。 ④菱歌:东南水乡老百姓采菱时唱的民歌。   ⑤清唱:形容歌声婉转清亮。    ⑥吴王宫里人:指吴王夫差宫廷里的嫔妃。

文档评论(0)

pfenejiar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