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学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目》学案

《天目》学案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初步了解中郎游记散文的特点。 2、掌握文言词语。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内容,掌握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了解中郎游记散文的特点。 背景资料 一、了解作者 v????? 明代万历年间,有一个以昆仲三人袁宗道(1560—1600)、袁宏道(1568—1610)、袁中道(1570—1623)为主体的文学流派,它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为理论旗帜,向笼罩文坛百年的拟古主义迷雾展开扫荡,掀起一股文学革新之风。因其三人系湖北公安人,史称“公安派”。 v????? 袁宏道是“公安派”中创作数量最丰富成就最高的一位。他的散文创作成就最显著,有浓郁的特色,占有开一代散文风气的地位。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他曾说“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在登山临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文学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 v????? 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他们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而“性之所安,殆不可强,率性所行,是谓真人”(《识张幼于箴铭后》),进而强调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则不下笔。因此他们主张“真者精诚之至。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应当“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雷思霈《潇碧堂集序》)。这种尊重个性、要求解放,反对传统的文学主张,使他的创作充满着由儒、道、禅混合的自由放纵思想。袁宏道一生创作了大量山水游记,现存90余篇,在他笔下,秀色可餐的吴越山水,堤柳万株的柳浪湖泊,风清气爽的真州,春色宜人的京兆,皆着笔不多而宛然如画。这些山水游记信笔直抒,不择笔墨。写景独具慧眼,物我交融,怡情悦性。语言清新流利,俊美潇洒,如行云流水般舒徐自如。如《满井游记》、《虎丘》、《天目》、《晚游六桥待月记》、《观第五泄记》等,真切动人,语言浅近,略无斧凿之迹,都是佳作。 二、关于课文 本文选自《袁宏道集笺校》卷十。这是作者万历二十五年(1597)在於潜县所作的两篇天目山游记中的一篇。天目山有两支,东天目山在浙江临安县西北;西天目山,与於潜接界。东西两支均有天池,好像天的眼睛,故称天目山。 本题共两则,此选其一。 ? 三、袁宏道散文特色 袁宏道的散文创作,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这就形成“性灵说”,他的进步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打破了前期作家一味拘泥复古的风格,使整个文学空气活跃起来,在明代文学史上有很大的功劳。 袁中郎的游记继承了柳子厚情景交融的特点,寓主体精神于山水之间。从教材选文《天目一》可看出,作者不拘泥于对行程的刻板记录和对所见所闻的全面摄取,而侧重于表达对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的感悟,体现出客观景物描写与作者主体情感抒发的统一。文章开篇品评天下诸山,于游乐之中不乏主体的判断,这是中郎游记的特色之一。 其二,状写山水之独特神采。对天目山,作者洋洋洒洒,综汇成“七绝”,以显示其幽邃奇古、迥绝同俦的特征。虽然同样是奇峰绝壑,但美学效果并不相同,这表现了袁中郎精妙的观赏能力。 语言自然优美、流丽精炼,富有表现力和音乐感,是中郎游记的第三个艺术特点。文中用七组类似大排比的句子概况“七绝”,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不用“七绝”加以综合,便不会有如此强烈的感染力。 其四,记中有趣,趣味盎然。文末与山僧之间的一问一答,趣味横生,一个率性潇洒的文人形象便活灵活现于纸上了。 课前预习 (一)看拼音写汉字或注音 1、峭削(???????????? )? 2、鲜迂曲(???????? )3、淙淙(??????????? ) 4、万匹缟(?????????? )5、县岩(???????????? )6、霁(??????????? ) 7、sǒng(?????? )峭8、绝hè(?????????????? )9、高不yú(???? )数尺 (二)结合补充注释,读通读懂文章 【注释】 [1] 幽邃奇古:是说天目山处于偏僻深远之地,姿态奇特,神貌古老。。 [2] 不可言:无法用言语描述。 [3] 庄:在此篇之前,作者有《初至天目双清庄记》,“庄”当指双清庄。 [4] 峭削:像刀削过那样陡峭。鲜(xiǎn):稀,少。以上两句是说,处于深僻的山大多荒凉,陡直峻峭的山则很少有迂回曲折的妙趣。 [5] 貌古:指山的神气容貌显得古老。鲜妍(xiān yán):漂亮娇美。 [6] ]骨:指山的骨架、架势。这句是说,高大的山很少能给人精巧灵便的感觉。 [7] 石峻:石头又高又大。毛:指草。 [8]病:缺陷。 [9] 盈山:满山。壑:山沟,山谷。 [10] 飞流:山高坡陡,流水直泻而下。 [11] 绝:绝妙,独具的美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