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栖息地模拟法中华鲟自然繁殖适合生态流量分析.PDF

关于栖息地模拟法中华鲟自然繁殖适合生态流量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卷第3期 水 生 态 学 杂志  Vol.3,No.3 2010年 5月 JournalofHydroecology  May,2010 基于栖息地模拟法的中华鲟自然繁殖适合生态流量分析 1 1 2 1 3 蔡玉鹏 ,万 力 ,杨 宇 ,张晓敏 ,李益进 (1.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9; 2.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29;3.南京市长江河道管理处,江苏 南京 210011) 摘要:以长江中华鲟作为目标物种,通过中华鲟自然繁殖期间产卵江段的的栖息地调查,确定了中华鲟的偏好水 深、偏好流速及偏好底质。以河道内流量增量法(IFIM)为基础,采用二维水力学模型结合鱼类栖息地模型对中 华鲟产卵场的栖息地条件进行了分析,计算了中华鲟自然繁殖期间流量与栖息地加权可利用面积的关系。结果 3 2 表明,流量在13000~15000m/s时,栖息地加权可利用面积达到最大,约2.1km。 关键词:栖息地模拟法;中华鲟产卵场;栖息地加权可利用面积;生态流量 中图分类号:X143,S9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075(2010)03-0001-06   生态流量计算方法中,具有生物学基础的栖息 要栖息地(常剑波,1999;危起伟,2003;陶江平等, 地模拟法约有58种,其中应用最普遍的是河道内流 2009)。 量增量法(InstreamFlowIncrementalMethodology,IF 中华鲟自然繁殖除受水温限制以外,对水深、流 IM),20世纪70年代末由美国渔业和野生动物委员 速、底质等非生物环境因子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会(USFWS)开发,经过不断的发展,在全球 19个国 (QIAOYetal,2006)。本文基于栖息地模拟的方 家得到广泛应用(BoveeKD,1982;BoveeKDetal, 法,结合水力学模拟和鱼类栖息地模拟,对不同流量 1998)。该法将水力学模型与特定水生生物不同阶 条件下中华鲟产卵江段的水深、流速、底质适合情况 段生活史相结合,定量描述河流流量和栖息地之间 进行分析,计算中华鲟自然繁殖流量与栖息地加权 的关系,从而确定某一物种特殊生活史阶段的生态 可利用面积的关系,推求中华鲟自然繁殖的生态流 需水量,因而在濒危物种保护方面应用较多。近年 量需求。 来经过进一步改进还可用于分析其它各种生态系统 1 材料与方法 要素(RETharme,2003;YSouchonandHCapra, 2004)。 1.1 数据来源 中华鲟是在长江上游繁殖的大型溯河洄游鱼 中华鲟产卵场地形数据采用葛洲坝下至古老背 类,历史上中华鲟的主要栖息地位于金沙江下游和 江段实测河道地形,长度约5km,水域面积约5.11 2 重庆以上的长江上游。主要产卵场集中在屏山-合 km,见图1。中华鲟产卵期水位和流量为宜昌水文 江江段,约有16处。20世纪80年代葛洲坝水利枢 站10、11、12月份实测逐日水文数据,水力模拟以 纽的修建阻隔了中华鲟的溯河洄游通道,繁殖群体 2004年中华鲟产卵场实测的流速场为基础。中华 被迫滞留于葛洲坝坝下江段,并形成了新的产卵场, 鲟产卵期历年监测数据来自常剑波(1999)、危起伟 分布范围在葛洲坝下至古老背约30km江段。近年 (2003)等,部分监测数据来 自谭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