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战后恶性物价膨胀.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灣戰後的惡性物價膨脹 吳聰敏∗ 2006 年 9 月 日治末期, 台灣的貨幣供給成長率已顯著上升, 但在總督府的物價管制 政策下, 物價膨脹尚屬溫和。 1946年開始, 貨幣發行如脫疆野馬, 一發 不可收拾, 物價也隨之而大幅上升。 本文說明, 戰後初期台銀貨幣發行 之所以大幅增加, 早期是因為貸放公營企業, 後期則是因為融通中央政 府之財政赤字。 1949年 6 月 15 日, 台灣實施幣制改革, 但是國民政府於 年底遷台, 台灣的財政赤字益加嚴重, 貨幣融通壓力更上升。 1950年 6 月25 日韓戰爆發, 美國恢復對台援助, 台灣的財政收支得以平衡, 物價 終於穩定下來。 關鍵詞: 惡性物價膨脹, 貨幣供給, 經濟管制, 財政赤字, 美援 1 前言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 日本於1945年 8 月 15 日宣布無條件投降, 台灣的躉售物價指 數在 1945年 7 月底為242.0 (1937 年 6 月為 100), 8 月底上升為 1,171.7, 跳升接近 5 倍。 1945年 8 月的物價之所以大幅上升, 主要原因是戰爭末期的物價管制政策在 日 本宣告投降之際瓦解, 物價從管制的水準上升到市場均衡水準。 9 月底, 物價指數 增加為 2,585.8, 為 8 月底的2.2 倍。 10 月及 11 月的月物價膨脹率尚屬溫和, 分別為 12.2%及 8.0%, 談不上是惡性物價膨脹。 不過, 出乎許多人意料之外的是, 1946 年 初開始, 物價膨脹率又出現大幅上升趨勢。 從 1945年初至 1950年底, 台灣的躉售物價指數上升 218,455.7 倍, 平均而言, 每 年的物價上漲率是 676.1%。 這是台灣前所未有的惡性物價膨脹。 相對而言, 2004 ∗台大經濟系。 兩位匿名審查人的寶貴意見, 本人受益良多, 也對初稿作了許多修正。 此外, 本文初 稿發表於2005 年 11 月國史館 「台灣 50–60 年代的歷史省思」 研討會, 蔡吉源教授在會中對本文初稿 提供寶貴改進意見, 作者在此一併致謝。 1 年的消費者物價上漲率不到 2.0%。 關於台灣戰後初期的惡性物價膨脹, 以往即有 不少的研究與討論。 譬如, 潘志奇 (1949) 綜合討論 1948年台灣的經濟情勢時, 也 分析了物價膨脹問題。 1948年 8 月, 國民政府在大陸推動幣制改革時, 將銀圓券對 台幣之匯率由浮動匯率改為固定匯率; 吳耀輝 (1949) 分析此一政策對於台幣發行 之影響。 林霖 (1952) 對於 1949年 6 月的幣制改革及黃金儲蓄存款辦法有深入的分 析。 Irvine and Emery (1966) 分析幣制改革期間之優利存款政策之效果。 1980年 代初期, 學者對於戰後初期經濟之研究興趣似有復燃之勢。 首先, 潘志奇 (1980) 分 析戰後物價膨脹的起因及其結束。 Makinen and Woodward (1989) 的討論重點是 在惡性物價膨脹如何結束。 劉錦添 .蔡偉德 (1989) 以統計方法分析貨幣與物價指 數之因果關係。 吳聰敏 (1994) 由1945年前後台灣銀行的資產負債表, 分析貨幣發 行劇增的原因。 吳聰敏 (1997) 綜合分析戰後初期國民政府的經濟管制政策, 並說 明部分的管制政策使物價膨脹更為嚴重。 貨幣經濟學的研究文獻上, 關於惡性物價膨脹研究的兩個重要結論是: (1) 物 價膨脹是貨幣現象, (2) 惡性物價膨脹幾乎都是嚴重財政赤字所引起, 因此, 財政收 支平衡才能使物價穩定下來(Sargent, 1993)。 本文以吳聰敏 (1994, 1997) 之研究為 基礎, 說明台灣戰後惡性物價膨脹的原因, 並說明美援在物價穩定政策中的重要角 色。 本文的研究發現, 台灣的惡性物價膨脹經驗與上述兩個結論吻合。 因為物價膨 脹是貨幣現象, 本文第2 節首先分說明戰後初期貨幣供給增加的原因, 第 3 節則檢討 公營企業體制對物價膨脹之影響。 第 4 節說明, 台灣的惡性物價膨脹是國民政府經 濟管制政策所造成的。 第 5 節扼要說明 1949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