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经典研读文学常识2.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典研读文学常识2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的著作。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便是其中的一派。子思学于曾子,孟子学于子思,所以后世也把子思、孟子学派称作“思孟学派”,并尊称子思为“述圣”,孟子为“亚圣”。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意思是通过对事物内在本质的探究,开启智慧。也指体认绝对真理的道德修养过程。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 ,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 。其中包括学习的 方式: , , , , 。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 或称 。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在《大学》中, 、 、 、 与 、齐家、 、 是一个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其中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条件,后一个阶段则是前一个阶段的目的。其中 是根本。 “ ”是通过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原则与方法达到的最合适、最恰当的状态。 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其中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条件,后一个阶段则是前一个阶段的目的。其中修身是根本。 “中庸”是通过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原则与方法达到的最合适、最恰当的状态。 慧能被尊为禅宗 祖,为 的创始人。神秀为禅宗 的创始人。 是佛教史上汉人高僧所著唯一被尊为“经”的著作,此书确立了唐以后中国禅宗发展的基本框架,把“ , ”的禅宗推到一个新的高峰,因而在中国思想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慧能被尊为禅宗六祖,为南宗的创始人。神秀为禅宗北宗的创始人。《坛经》是佛教史上汉人高僧所著唯一被尊为“经”的著作,此书确立了唐以后中国禅宗发展的基本框架,把“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禅宗推到一个新的高峰,因而在中国思想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是一部佛经,南朝萧齐时天竺僧人求那毗地译,包括许多寓言式的小故事,用各种譬喻来说明佛教的一些教义。 《百喻经》是一部佛经,南朝萧齐时天竺僧人求那毗地译,包括许多寓言式的小故事,用各种譬喻来说明佛教的一些教义。 《贞观政要》 代史学家 所著的一部记载唐太宗 政绩及君臣论政的历史著作。全书10卷40篇,以记言为主。全书既是 的历史记录,又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民的政治观点和成功的施政经验。 * 《四库全书》是我国最大的丛书,把中国古代的典籍可以分为“ 、 、 、 ”四大部分,其中“ ”部最大。 经部主要是 的经典。由 、 、 、 、 组成的“五经”,很早以前就是知识分子的必读书。其后,又增至“七经”“九经”“十二经”。到到宋朝时有了“ ”的说法。 “四书”是指 、 、 、 。其中 、 是从《礼记》中抽出的两篇。 《四库全书》是我国最大的丛书,把中国古代的典籍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其中“集”部最大。 经部主要是儒家的经典。由《诗》《书》《礼》《易》《春秋》组成的“五经”,很早以前就是知识分子的必读书。其后,又增至“七经”“九经”“十二经”。到到宋朝时有了“十三经”的说法。 “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其中《大学》《中庸》是从《礼记》中抽出的两篇。 “二十四史”起于 ,止于 ,这些史书沿用了 开创的 体例,因为大多是由朝廷主持修撰或得到朝廷的认可,因而又被视为“ ” 《资治通鉴》作者 ,属于 体史书。 子部中 把经、史之外的著作几乎都包括了。 “二十四史”起于《史记》,止于《明史》,这些史书沿用了《史记》开创的纪传体例,因为大多是由朝廷主持修撰或得到朝廷的认可,因而又被视为“正史” 《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属于编年体史书。 子部中《四库全书》把经、史之外的著作几乎都包括了。 在先秦大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