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东方学院学生讲课躯干骨折3.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方学院学生讲课躯干骨折3

3.固定方法 牵引结合体位可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如颈椎屈曲型损伤用颅骨牵引结合头颈伸展位固定,过伸型损伤则需保持颈椎屈曲20-30度位; 另外头-胸支架、头颈胸石膏、颈围领等均适用于颈椎损伤; 腰椎屈曲压缩性骨折腰部垫枕,使腰椎过伸结合过伸位夹板支具等,能发挥复位和固定的双重作用; 4.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对于骨折脱位移位明显,闭合复位失败.或骨折块突入椎管压迫脊髓者应选择手术切开复位。 能在直视下观察脊柱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复位准确,恢复椎管管径,解除脊髓压迫,重建脊柱稳定性。利于患者尽早康复训练,并且可减轻护理难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5.药物治疗 (1)早期:局部肿胀、剧烈疼痛、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舌苔薄白、脉弦 紧,证属气滞血瘀,治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多用复元活血汤、膈下逐瘀汤,外敷消瘀膏或消肿散。兼有少腹胀满、小 便不利者,证属瘀血阻滞、膀胱气化失调,治宜活血祛瘀,行气利水,用 膈下逐瘀汤合五苓散。若局部持续疼痛、腹满胀痛、大便秘结、苔黄厚腻、 脉弦有力,证属血瘀气滞,腑气不通,治宜攻下逐瘀,方用桃核承气汤或 大成汤加减。 (2)中期:肿痛虽消而未尽,仍活动受限,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缓,证属 瘀血未尽、筋骨未复,治宜活皿和营,接骨续筋,方用接骨紫金丹。 (3)后期:腰酸腿软、四肢无力、活动后局部隐隐作痛、舌淡苔白、脉虚 细,证属肝肾不足、气血两虚,治宜补益肝肾,调养气血,方用六味地黄 汤、八珍汤或壮腰健肾汤加减,外贴万应膏或狗皮膏。 6.练功活动 腰背部肌肉的主动收缩可促进骨折复位,防止肌肉僵硬萎缩及慢性腰背疼痛,有助于脊柱稳定。功能锻炼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第一,早期开始。即在损伤复位固定完成后.即开始肢体肌肉、关节的主动和/或被动运动。功能锻炼愈早开始恢复愈早,愈晚迸行则功能恢复所需的时间愈长.主动运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 第二,循序渐进,从易到难。 第三,根据功能需要进行锻炼。不论对于神经系统,还是肌肉关节本身,只有进行该项功能所需的动作训练,才能达到康复的要求。这就要求制定恰当的功能康复的目标和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训练。 第四,力量和耐力训练并重。肌肉力量的增长.是通过锻炼逐步达到的,在具有一定肌肉力量的同时,还必须具备力量的持续性,即耐力,才能完成诸如吃饭这一任务的要求。 【预防和调护】 骨折整复固定后,应鼓励病人早期进行四肢及腰背肌锻炼。行石膏及支架固定者,应早期进行背伸及伸髋活动。严重病人也不应绝对卧床,为防止褥疮,应在1-2小时内帮助病人翻身1次,同时进行按摩。一旦病情稳定,病人有力,即可开始练功活动。轻者8-12周可下地活动,但应避免弯腰动作,12周后即可进行脊柱的全面锻炼。 外伤性截瘫 外力破坏了脊柱的结构和稳定性,导致骨折脱位挤压脊髓,即可引起脊髓损伤。最常见的暴力形式是垂直压缩损伤和屈曲损伤,约占90%,其次是伸展性、旋转性及侧屈性损伤。 脊柱骨折脱位可在x线片上得到显示,而椎间盘突出、黄韧带皱折挤压、椎体移位后自行复位等引起硬膜内、外或脊髓实质出血水肿,也可出现外伤性截瘫,但x线片上却不能发现异常,只有MRI才能发现。 致伤暴力越大,骨折脱位移位越大,损伤平面越高,截瘫也越重,Ⅲ度以上脱位多是全瘫,且恢复的可能性极小。L3-5损伤多为不全瘫。 病因病机 1.脊髓损伤的基本病理改变脊髓遭受损伤后,最早期可见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就是中央灰质薄壁血管破裂出血或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红细胞漏出至血管外间隙。数小时后出血的中心区出现凝固性坏死,进一步灰质碎裂液化形成小囊腔,而白质则主要表现为明显的水肿,间杂有出血灶。脊髓水肿使软脊膜绷紧,约束住脊髓,使其内压增高,造成脊髓内微循环障碍,是脊髓损伤后的中心性进行性坏死和神经纤维弥漫性脱髓鞘、轴索破坏裸露的重要基础。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病理改变程度较轻,且伤后24-48小时脊髓内出血等破坏性改变停止而不继续进行,不发生脊髓坏死,保留了较多的正常脊髓组织。 完全性脊髓损伤则是中央出血、坏死进行性加重。1周后大部分脊髓坏死,空腔形成并为胶质所填充。脊髓损伤的程度除与损伤当时致伤能量的大小有关外,亦与损伤后脊髓受压时间的长短、轻重,脊髓缺血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密切关系。随着受压时间和缺血程度的加重,脊髓损伤也将发生由部分到完全、由可逆到不可逆的病理学改变。 2.脊髓损伤的类型 由轻到重及临床表现分为以下几类 (1)脊髓震荡:是脊髓神经细胞遭受强烈刺激而发生的超限抑制,脊髓功能暂处于生理停滞状态,随着致伤外力的消失,神经功能得以恢复。无器质性改变,镜下也无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的破坏,或仅有少量渗出、出血。I临床上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和反射的完全丧失,一般伤后数十分钟感觉、运动开始逐渐恢复,数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