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传播及其他者一个可资借鉴的分析框架-中国科普研究所.PDFVIP

科学传播及其他者一个可资借鉴的分析框架-中国科普研究所.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学传播及其他者一个可资借鉴的分析框架-中国科普研究所

理论探索 孙红霞 任福君 任嵘嵘 科学传播及其“他者”:一个可资借 的分析框架 学传播及其“他者”:一个可资借鉴的分析框架 1 1 1,2 孙红霞 任福君 任嵘嵘 (中国科普研究所,北京 100081)1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秦皇岛066004)2 [ 要] 对科学的质疑、批判乃至否定制约和阻碍了科学在社会中的广泛传播。它们不仅在学界掀起对科学 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挑战,而且在公众层面引发对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及其社会价值的排斥。本文在考察制约 和阻碍科学传播的社会文化思潮与科学传播的矛盾冲突基础上,为防范这些思潮对科学传播产生的负面影响 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分 框架。 [关键词] 科学传播 “他者” 矛盾冲突 分 框架 [中图分类号] N0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57 (2013) 06-0005-07 Science Communication and “Others”:An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Reference Sun Hongxia1 Ren Fujun1 Ren Rongrong1,2 (China R esearch Institute f or Science Pop ulariz ation ,Beij ing 100081) 1 (Northeastern Univers ity of Qinhuangdao ,Qinhuangdao He be i 066004) 2 Abstract :Doubt criticism and opposition to science restrict and hinder science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Not only do they challenge scientific epistemology and methodology in the academic world but also rej ect science spirit science culture and its social value in the public sphere. Based on investigating the conflicts between social and cultural trends of restricting and hindering the spread of science and science communication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reference will be provided in order to be on guard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se trends. Keywords :science communication ;“others”;conflicts ;analytical framework CLC Numbers :N031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3-8357 (2013) 06-0005-07 对科学技术的哲学思考和实证研究大多 念及其价值的反思。这是由于人们对科学技术 集中于成功科学技术发展和传播的探析,而 成果盲信的多,怀疑的少,颂扬的多,批判的 相对较少涉及挑战、怀疑和敌视科学技术观 少。然而,往往失败的科学,被人怀疑、批判 稿日期:2013-08-08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T6015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0490470)。 作者简介:孙红霞,中国科普研究所博士后,研究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