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隶书结构精选
隶书结构、笔法四十法
隶书的结构特点
1、字形扁方左右分展
隶字一反篆字纵向取势的常态,而改以横向(左右)取势,造成字形尚扁方,笔画收缩纵向笔势而强化横向分展。
2、起笔蚕头收笔雁尾
这是隶书用笔上的典型特征,特别是隶字中的主笔横、捺画几乎都用此法。所谓“起笔蚕头”,即在起笔藏锋的用笔过程中,同时将起笔过程所形成的笔画外形写成一种近似蚕头的形状。“收笔雁尾”,即在收笔处按笔后向右上方斜向挑笔出锋。
3、化圆为方化弧为直
这是隶书简化篆书的两条基本路子。不过如果不了解篆书的圆,就不易掌握好隶书的方。因为隶笔中的直画或方折,还无不包藏着篆字的弧势,所以隶笔的直往往有明显的波动性,富于生命力。实际上隶书的笔意,是建立在笔画运动方式基础上的。
4、变画为点变连为断
我们知道篆字不用点,即使用点也只是一种浑圆点。而隶书中点已独立了出来,不再依附于画,而且点法也日益丰富,有平点、竖点、左右点、三连点(水旁)、四连点(火旁)等等。
此外,隶书还将篆字中许多一笔盘旋连绵写成的笔画断开来写,大开了书写的方便之门,后来楷书更发挥了这种方式,更允许笔与笔间出现衔接痕迹,甚至笔断意连。
5、强化提按粗细变化
写篆书时用笔的纵向提按要求不现痕迹,而隶书则有意强调提按动作,形成笔画轨迹显著的粗细、转承变化,起、行、收用笔的三过程都有了明确的体现。这与后来的楷书已很相近。
隶书临习的主要范本
1、《曹全碑》
2、《张迁碑》
3、《史晨碑》
4、《礼器碑》
5、《乙瑛碑》
6、《石门颂》
7、《西狭颂》
8、《华山庙碑》
9、《鲜于璜碑》
隶书创作的三个要点
1、要取法汉碑和秦汉竹木简。所谓取法,就是认真刻苦地解读、体会,而不是浮光掠影。少看当代人的作品,看当代人的作品要看出其缺点和不足。
2、恰当把握主体的创作状态。“书写性”其实就是将书写过程和创作情绪纸面化。行笔重复,会形成惯性。由生到熟,要避熟趋生。
3、正确对待风格问题。风格是自然生成的,不能一概而论。风格面貌不强,不必耿耿于怀;已经形成风格面貌的,也不必沾沾自喜或故意回避。
隶书口诀:
法书至于秦 体势大革新 李斯毕小篆 程邈工隶文 篆诀已完备 隶歌待岁新 斗胆成百句 权作引玉文 若父学隶书 汉碑当默临 瘦劲称礼器 严谨称乙英
曹权柔中刚 欲仙石门颂 张迁固雅练 虚和推史晨 朴拙鲜于璜 孔宙秀而珍 碑林浩且广 细细品斯文 起笔峰怎藏 如何得神韵 架间何特点 行笔怎区分
内在外在美 务求记中心 切切临精熟 轻易勿换本 书写讲体势 笔画藏丰韵 论起基本划 不过有三种 第一笔画平 篆书赋原型 第二竖弯勾 隶味可确认
第三波折划 蚕头雁尾横 此为大创造 气韵精而深
其余诸笔画 均由此派生 点则化为侧 六式方位分
高悬下览点 上侧如玄辛 儜立不偏倚 中侧如太今
上左上右侧 堂肖两式分 左侧下左侧 ンシ足可分
四点若联飞 当龟横雁阵 笔势求变化 动中求变化
动中透平稳 还有一平点 大势类短横 横划藏峰起
逆入转笔行 收笔提锋出 不露顿挫痕 波横有弹力
蚕头起逆锋 主笔出雁尾 视事作敛伸 竖划同篆法
运笔慿中锋 左竖常带勾 隶书特色新 右竖常带弧
两头略外伸 最美中间竖 主笔作主人 垂露莫出锋
悬针当异钝 一字多竖笔 节奏亦变频 撇划如抗鼎
平衡字中心 视其字结构 不可笔笔同 人应短而曲
方应直而奔 月应正而长 小应短斜临 捺笔生波磔
势与燕尾同 此笔最重要 务须入法门 蚕头不双设
雁尾不双分 蚕头雁尾意 动势若行云 一波又三折
左右开张氛 即使整幅字 亦异摆雁阵 雁飞也有变
开合度经论 忌讳在蚕头 勒重磔笔轻 短磔若八大
平磔若之心 直磔若成哉 曲磔若风讯 还有一短磔
不可做点论 问题在笔势 左下右上行 篆隶本无勾
却有趯如刀 短趯如刀寸 长趯如于孙 反趯同戈法
如长亦如民 折法横竖合 转角最要紧 横向收笔时
逆上短竖行 亦可稍抬高 左斜下行锋 不能直接转
免得出楷型 隶书之挑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