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界没有批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雕塑界没有批评   陈云岗 1956年生于西安,现为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雕塑》杂志编委,1999年雕塑《大江东去》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2004年《中国老子》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银奖,1990年出版专著《中国古典雕刻之文化方位》,2000年出版专著《世界城雕撷粹》《陈云岗美术文集》。      近20年来,中国的整个美术界都在批评领域发生了集体逃避的现象。批评变成了“赞评”的代名词,真正的批评正在在弱化甚至消泯。   A phenomenon called “Collective escaping” has happened in the whole art world of Chinese criticism domain during the past 20 years. “Criticism” becoming the replacer of “praise”, made the real criticism weaker and weaker even until disappear.      盛行于中国当代雕塑界的“理论”有三种形态。   第一种:介绍、鉴赏中外古外雕塑家及作品的文字。其中具有学理意义与价值的“论文”或是“理论”不多,大多是感慨与介绍式的文章。   第二种:各说各式的关于“公共艺术”类的文学。这类文字最为时而走俏。尤其是在中国“城雕”大发展背景下的语境中,怎么说几个名词,提几个国外大师及理念,就成了版面追逐的热点话题了。   第三类:困扰了数十年中国美术界以及雕塑界的批评。真正的批评现在几乎为零。最多的是吹捧。   吹捧式的雕塑批评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吹;一类是他吹。   自吹的文字,多是以创作体会、感想、记录、访谈等方式出笼,此类文字多标榜自己某时某地根据如何缘由,坚持了如何的地域风格,同时又吸收了如何深厚的文化传统,秉持了如何新异的创作理念,达到了如何不同凡响高度……。无论是个人创作或是城雕,皆以“札记”、“创作手记”、“过程回忆”等述之,都自诩为“即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我能”。   关于“他吹”的文字,至少占到吹捧类文字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此类“评论”的具体情况是多人吹一人,或一人吹多人。在各类美术报刊中,常见到某一位雕塑家被众多理论家集中吹捧的现象。大家像围着一只麻雀,有吹毛而不求疵的,有吹外观俊丽的,有吹双目如鹰隼的,有吹神态静若处子而内涵深厚的,又有吹动如脱兔,神情敏锐的,更有吹振翅飞翔,扶摇直上九万里的……,硬是将一只麻雀吹成了雄鹰,将一只毛驴吹成了一匹骏马。对雕塑懂的、不懂的,半懂不懂的等等,都大发感慨,各有各的精妙宏论。   无论老少长幼谁的什么作品,只要一经报刊面世,无论是格调高雅的还是恶俗不堪的,总是一篇或若干篇“经典解读”式的吹捧文字。总是将被评人及其作品说得满身优点,一无不足且引伸拔高得出类拔萃。   除这种个体式的“单吹”,还有纵论式的“集体表扬”的方式:就是一次表扬它20年或某个时期的一批人。例如《雕塑》杂志发过一篇署名“北人”的长文(从文章水平讲,此文乃当今中国关于雕塑评论的第一等好文章!),但当细细读过之后,则发现这是一篇精心炮制的、下笔小心翼翼、情势汪洋姿肆、分析“有理有据”,用词精确,文采飞扬,但面面俱到的、人人都褒扬、人人都肯定的文章。      此人的文章说得高妙的地方是分门别类地肯定,分时段地定位,点名道姓地表扬,表扬得被表扬者人人都认为“写得好!”总之,是一篇很敏锐而及时的帮忙文字。这说明“北人”者的聪明,但是,我还是透过此文看到了文字背后的谨慎和委婉。   雕塑界没有批评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第一、没有了批评的氛围。   就像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发生一些变革一样,在两次变革之间存在着较为漫长的平和期。平和期的特点是没有批评的对象与批评的冲动,原因是具有潜在可能成为批评者与被批评者的双方正处在一个共谋利益的时期或是互不冲撞的时期。在这样一个相对和谐的时期里,批评,这一本来就是一个较为中性的词语就特别地显得中庸。它更多地显示出了这个词语的“评价”的含义,而弱化了它具有批评(含批判)的意义。   是谁使得批评变成了“赞评”的代名词?大约就是“共谋市场”的浮华,以及这种共谋之后的俱荣带来的实惠。所以,平和期中不断登场的各类活动,使得很多雕塑家变得能够以跻身其中为基本诉求,惟具有批评话语权的机构,主张、导向、倡言之马首是瞻,无论一次与一次的主张与倡言有何不同或相差,雕塑家们可以百般迎合、俯首听命。而对于具有批评能力的话语平台们,则面对着如此繁荣昌盛、后继有人、新人辈出且嗷嗷待哺的雕塑界的后生们,颇如花果山上的情景,辙有人呼:小的们……于是一呼百应。如此这般,令旗满把,尚且呼指不及,何来批评的氛围?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