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解宁浩喜剧电影的商业美学
[摘要]宁浩作为中国喜剧电影新生代领军导演,其公映的电影“疯狂”系列《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不仅获得了票房的巨大成功,并且体现了中国新电影的商业美学。草根文化、多线索叙事以及黑色幽默构成了宁浩喜剧电影商业美学的三种要素,这三种要素相辅相成,不仅能够成就宁浩的喜剧电影,相信也能引领中国喜剧电影的新方向。
[关键词]宁浩;喜剧电影;商业美学;草根叙事;黑色幽默
宁浩作为中国喜剧电影的新生导演,由于公映的影片《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票房很高而声名鹊起。其黑色幽默的影片标签,多线索、多角度的叙事方式,交错复杂却又清晰可辨的情节节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喜剧风格,甚至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喜剧类型。宁浩喜剧的出现,打破了中国内地冯氏喜剧和周星驰无厘头各自偏安一隅的局面,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随其电影相应而生的一种全新的商业美学,也成为一个被普遍关注的问题。
所谓商业美学,就是“以市场需要和经济规律为前提的电影艺术设计和创作体系”。学者Richard Malthy在Hallywood Cinema(1995年,第一版)中首次提出了“商业美学”(commercial aesthetics)的概念,作为对好莱坞研究的一种理论框架。“好莱坞是电影商业美学运作的典范。其核心是电影的制作中尊重市场和观众的要求,有机配置电影的创意资源(类型、故事、视听语言、明星、预算成本等)和营销资源(档期、广告、评论等),寻找艺术与商业的结合点,确立自己的美学惯例,并根据市场和观众的变化不断推出新的惯例。”
近几年国产大片开始疯狂学习好莱坞的巨额投资,并制作了几个超级大片。《英雄》投资超过2亿元,《无极》3.5亿元,《满城尽带黄金甲》3.6亿元,《赤壁》(上)超过5亿元,创造了华语电影投资新纪录。巨额投资的收益也相当的丰厚。据统计,票房超过2亿的大片有8部,《非诚勿扰》和《赤壁》(上)已率先跨入3亿元俱乐部。
这些大投资的电影多是以古装武侠加东方奇观为题材。以张艺谋为例,从《十面埋伏》到《英雄》再到《满城尽带黄金甲》,无不是将故事放置于美轮美奂的武侠世界,大投资和大制作让这位善于追求“视觉效果”的大师在实现“画面奇观”方面游刃有余,恨不得每一帧图片都是一幅油彩画。它不允许观众在观看时流连反复、停顿歇息,也不允许思考,它是一种震惊式的体验。用本雅明的话说:影像如子弹一样射向观众。
之后几年的大片虽然在故事情节和内涵深度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出现了诸如《集结号》和《叶问》《梅兰芳》等不仅仅停留在“视觉奇观”层面的大片,提升了整个大片市场的艺术水准。但是纵观几部电影的主题不难发现,影片仍旧多是关注“宏大主题”,表现的不是民族英雄叶问在面对列强入侵时候的民族气节,就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传奇人生。即使略有平民叙事的《集结号》将叙事的人物缩小到一个普通的战士谷子地身上,讲述了为每一个英雄正名,每一种牺牲都是有价值的命题,这个命题在观众身上实现情感认同的同时,也升华到了一种民族情感的高度。
宁浩的非主流喜剧电影就是在这样一个主流大片形势大好的情况下以一种同样非主流的姿态横空出世。而他的电影技巧同时具备了“景观电影”和叙事电影两种风格。将这两种风格完美统一于一部电影之中,是宁浩喜剧成功的关键所在。
《疯狂的石头》的投资是300万,而《疯狂的赛车》略高,但也没有到3000万。不管怎么说都没有达到一个大片投资的标准。然而这两部电影的票房都不俗,《疯狂的石头》狂赚3000万,而《疯狂的赛车》更是以过亿的票房让宁浩成为继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之后,第四位跻身“亿元俱乐部”的内地导演。
一、草根文化
总的来看,这两部“疯狂”电影都没有宏大的叙事和主题,一以贯之的是宁浩黑色幽默的草根文化的铺陈。如果说《疯狂的石头》这个传统的夺宝故事只是围绕一个“石头”而发生的群体争夺事件,主角全部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那《疯狂的赛车》在革根的路上则走得更远,被禁赛的自行车运动员、两个农民杀手、台湾黑帮、倒霉的警察、不法商人法拉利夫妇,这些平常生活里总会看到的人物粉墨登场,比《石头》更具有典型的草根性格。
草根文化就是宁浩电影商业美学的最突出的特征。《疯狂的石头》不但在演员角色、电影场景上让观众感觉到草根气息,更重要的是它的内容就是草根文化的展现。从《嘻刷刷》的手机铃声到冒牌的“千手观音”的歌舞表演,从对《2002年的第一场雪》的恶搞到月薪只要800元却没工开的工人,从不起眼的罗汉寺到卖苦力的“棒棒”,这些都是最真实的中国底色的元素。
而《疯狂的赛车》里则不仅仅有操着方言、耍着市侩、时刻惦念着小便宜的草民,更突出的是电影中凸显了草民特质,这种特质来自于每一个小人物都有自己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