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告别绝对的天真
[摘要]狄更斯第一部长篇作品《匹克威克外传》获得巨大成功,在于作者成功塑造了匹克威克这一人物形象。在“成长”过程中,匹克威克不断受到对其身份的质疑。匹克威克“成长”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他与外部世界不断交战的过程,最终天真的匹克维克在其两个正反“引路人”维勒和金格尔带领下完成了价值观的转变以及自我的成长,重新获得了童年的自由和快乐。
[关键词]狄更斯;匹克威克;成长
狄更斯的处女作《博兹札记》(1835~1836)其实是向英国文坛抛出了一个“测风气球”。相隔不到一年,狄更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原名《匹克威克社遗留之文件》)一出版就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月销售量达40000册。有一位读者看《匹克威克外传》笑得涨破了一个血管,人们对他的同情,并非血管破裂,而是因为大夫禁止他读《匹克威克外传》。这部小说博得如此之多的读者其成功之处主要在于匹克威克这个人物的塑造,匹克威克在当时也几乎成为人们唯一的话题,商人们甚至用匹克威克这个名字来做商品广告。作为英国伟大的一部喜剧作品,《匹克威克外传》鲜明地体现了狄更斯对传统喜剧价值观的迷恋和喜剧技巧运用的娴熟。狄更斯写《大卫》时曾说道:“世界上从我起不会再产生另一部《匹克威克外传》,但是我们应该为此而欢呼雀跃。”由于这部作品的巨大成就,任何人也不会对这充满骄傲与自信的自我评价产生一丝质疑。
西摩先生“用漫画手法在第一期就永久地定下了匹克威克的脸谱和形象――他的圆眼镜、他的白背心、他的紧身裤、他的小圆肚子和天真的撩起衣服下摆的双臂”。在一般小说中,人类生活的多数理想总是围绕着对于青春美丽的想象,匹克威克从生理年龄上却可以说是处于衰退力量,然而狄更斯却将神话和童年的魔力注入他的身体中。
他的脸上闪耀着极其欢畅的表情,笑声不离嘴,快活的笑意在眼睛里闪烁。他逐渐屈服于这兴奋性的饮料的力量之下,再加上天热,就尤其失去了自主,拼命想记起一支他婴孩时代听见过的歌而终归失败,想再喝几杯来刺激记忆,结果却刚刚得到相反的效果……跌进小车,当时就睡着了。
小说的一开始不无夸张地描述了匹克威克先生视为伟大的匹克威克俱乐部。匹克威克在其中的生活是惬意和自满的。然而,一旦迈出了匹克威克俱乐部,这种安宁、舒适似乎也就不存在了。当匹克威克先生在手推车上酣睡的时候,在严格执行维护“秩序”的鲍尔德威大尉的命令下,沉浸在欢畅的睡眠中的匹克威克先生被推进了收容无主禽兽的公家兽栏。那些无名的,却含有敌意的居民莫名地朝他扔萝卜、马铃薯、鸡蛋,还附带其他一些表示开玩笑倾向的小动作,并说道:“你哪有什么朋友啊,啊哈!”这一事件生动地表明,他那自己所建立的绝对欢乐是不完全的。在面对这个世界的冷漠和英名的敌意面前,他只能面对残酷的现实真相。这同时也意味着他必须在意识上失去以前的很多东西:“天真和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小说是对“绝对的天真的逃离告别,而不是庆祝和提倡它”。匹克威克要获得真正的快乐就必须接受现实世界的教育,并完成其价值观的转变。而整部小说的故事情节也验证了这样一个事实。这种转变包含着如下的内容:首先,他必须变得对其他事情不再是一无所知,而是知道生活中的现实世界是有缺陷和瑕疵的,进而发现其“原有的对世界的认识――仁爱与天真一的局限性”;其次,在发生转变使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之后,面对现实的黑暗的他仍然能够保持年轻的心志和快乐。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小说讲述的是匹克威克先生“成长”的历史。
在“成长”过程中,匹克威克不断受到对其身份的质疑。凡是阅读过《匹克威克外传》的人,都不应该忘记他的最初身份――“不朽的匹克威克”。而紧跟其后的是极尽所能的夸张渲染:他是匹克威克派的领导人,是一位博学、自命不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天真简单并具有仁爱心的先生。然而小说在后来的叙述中又不断地质疑这一点。当读者知道他所谓的学术发明――铁特尔拜(某种鱼)论文时,不禁开始为前面所着意渲染的对他的那份尊敬而发笑。表明他的“学问”只不过是对虽离奇古怪但却微不足道的事物的寻求。如bill stump的乱涂瞎写,竟变成了匹克威克对古文物研究的发现并被作为匹克威克派的象征,这块石头“标志匹克威克先生之伟大的费解的纪念碑”。对于匹克威克先生伟大而不朽的学术成果,由此照应的是小说开头所描绘的“不朽”形象已经崩塌瓦解。小说末尾匹克威克先生一晃变成了“我们的老朋友(ourold friend)”。很明显,最初在“不朽”等修辞中所隐含的讥讽性语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讽刺和挖苦完全消失了,华盛顿?欧文说,“我们始而笑他,最后爱他。”匹克威克这个学术骗子、迂夫子、老傻人一跃而成为周围所有人包括读者尊崇的对象。正如吉?基?柴斯特顿(G?K?Chester[on)所说:“我们在故事开头发现自己陪着一个即使不
文档评论(0)